1)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方建设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经给朝鲜的这个承诺,让朝鲜君臣感激涕零,与满清的只知道盘剥一比较,朝鲜上下顿时感觉这才是亲爸爸啊!

  除了青瓷这个大单之外,还对朝鲜生产的原木、毛皮、野山参等进行了采购,郑经像个善财童子一般在朝鲜的大肆采购,让朝鲜上下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满血复活。

  郑经君臣在汉城受到了朝鲜国王的盛情款待,一次次挽留,希望郑经能够在汉城多盘桓些日子。

  俗话说钱能通神,郑经的大笔撒钱换来的朝鲜上下的一片赞誉,而对于华夏来说,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这就是双赢的局面,未来的东西方碰撞,不能单独依靠华夏一家与西方列强对抗,而是需要整个整个华夏圈的所有国家。

  华夏的这个圈子做的越大,华夏文明圈在世界的影响力就越大。天下那么多的土地华夏占不完,也管不过来,与其白白便宜了西方列强,不如让忠诚于自己的小弟占据。

  在双方谈到最深入的军事层面时,朝鲜君臣看到华夏陆军整齐的军容,以及海面上威武雄壮的军舰,便提出了希望华夏帮助朝鲜完善国防建设,并提出采购华夏武器。

  有了与安南北郑和吴军的军事合作经验,双方之间很快便达成了军事合作意向,朝鲜提出按照华夏军队的表征先采购两个镇的全套武器进行装备,并且由华夏军官进行指导训练。

  同时朝鲜水师,也希望采购华夏的军舰,进行自家水师的更新换代。最大型的战舰华夏不会卖,朝鲜也装备不起,于是便选择华夏的大型夹板船做为朝鲜的主力战舰,配合小型夹板船组建新的水师舰队。

  朝鲜刚刚从华夏手里赚取的银子,还没有捂热乎就又被华夏掏了出去,可是朝鲜上下却都认为是自己赚了。

  结束对朝鲜的成功访问,郑经率领舰队到济州岛与华夏主力大军汇合后,一路西行进入来到天津港。

  事先得到消息的何义带着天津的文武官员早早便等候在了天津军港的码头上,时隔两年的时间再来天津,天津已经大变样。

  原本简陋的码头已经实现了混凝土硬化,深水码头能够轻松停靠‘天津’舰这样的大型军舰,已经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大型军港。

  做为华夏统治北方的中心,华夏重点打造天津,力争将天津打造成北方第一重镇。

  如今的天津有三大支柱产业,第一产业是晒盐业,天津周边优良的光照条件,是理想的晒盐基地,能够大批量的生产食盐。

  第二产业是水产品深加工,渤海湾是天然的渔场,大海里有数不清的鱼虾,后勤部在天津成立了水产罐头分公司,专门进行海产品的捕捞加工。

  第三产业是毛纺织业,从草原上获取的羊毛在大城子经过粗加工后便运到了天津进行深加工,草原上的蒙古细毛羊的毛质虽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