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方建设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赶不上斗牛国的伊比利亚绵羊的品质,不过生产低端的毛呢完全没有问题。

  为了支持毛纺织业的发展,郑经下令海陆两军的冬季军服必须使用天津生产的毛呢面料,毛呢面料厚重,并不受达官贵人喜欢,可是北方的穷苦百姓却非常喜欢,价格便宜又结实耐磨,非常符合老百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习惯。

  有了这三大产业的支撑,天津的人口就跟吹了气球一般短短两年时间就膨胀起来。围绕着三大产业服务的各种小商贩在天津形成了聚集效应,天津原有的城池已经无法满足天津发展的需要。

  天津城开始向外扩张,城墙已经影响了城市的通行效率,在得到郑经的许可后,天津总督何义决定将除了城门这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建筑保留之外,其他的城墙全部拆除,整个天津城围绕海河进行重新规划。

  旧城改造是个大工程,这里面涉及到的很多的问题,一不留神就会招致百姓的群起反对,吃力不讨好。

  何义一直紧盯着旧城改造的进度,生怕出一丝的差错,辜负了大王的信任。郑经到来的时候,正是天津旧城改造的关键时刻。

  改造旧城最大的难点不在于拆和建,而在于地下给排水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关乎一个城市的整洁程度,一座城市是干净整洁,还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排污通道是否通畅是关键。

  而给水就是华夏现在正在推广的一项新技术,那就是自来水工程。主管道使用砖石水泥修筑,入户管道使用南方经过特殊处理过的竹管,这些竹管的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基本上保证粗细一致。

  出水龙头采用铸铁铸造,橡胶的使用保证了水龙头的密封效果,自来水的安装非常的不顺利,老百姓祖祖辈辈也没听说过用水还要花钱这种事,因此对于吃水花钱的问题有很大的抵触情绪。

  天津靠着海河并不缺水,院子里随随便便就能打井,很容易就能打出水来。这样的条件下,让百姓接受花钱吃水,非常困难。

  然而城市化建设,统一管理给排水,又是城市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天津各个基层的官吏为了自来水工程与老百姓磨破了嘴皮子也没能将问题解决。

  何义愁的不行,在郑经进了天津总督大院,刚坐稳屁股,便跟郑经大倒苦水。

  “大王!这天津百姓的觉悟认识与承天府百姓的觉悟相差甚远,因为自来水工程,臣带着各级官吏与老百姓好说歹说就是油盐不进。”

  郑经笑了,笑的非常开心。

  何义不解,疑惑地问道:“大王为何如此高兴?”

  “寡人高兴的不是你没有将自来水工程完成,而是高兴你们没有用逼迫的办法让百姓就范,如果极限施压让百姓就范,百姓就算是屈服也不会心甘情愿。”

  “臣明白大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