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2 《自然》文章,初稿完成!(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盖瓦。

  而且,建立技术红利的这个时间跨度,可能会非常的长,想要像人口红利期间那样,30年走200年的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科研这东西,主要靠的是运气,靠运气的东西,想要提升,那就只能花时间慢慢磨,毕竟运气可能偶尔会好,但不会一直都好。

  这便是作为后发者的艰难处境。

  想要实现弯道超车,就必须要有一代代人的付出,才有机会让后代过上美好的生活,让种花家成为世界的灯塔。

  随后,许秋回到401S办公室,开始构思这篇《自然》文章。

  核心亮点还是比较清晰的,那就是拥有高达18%的效率,大幅的碾压同领域中其他同行们的工作。

  其实,如果只是想要投《自然》大子刊的话,光有这个亮点差不多就已经足够了,也不需要多做什么分析。

  毕竟,其他同行还在费着劲冲击14%呢,现在这边都已经做到18%了,差距拉的非常大。

  不过,现在要投的是正统的《自然》主刊,光有效率方面的亮点并不稳妥。

  还需要把这个故事讲的好听,让审稿人和编辑认为这个工作非常有意义,值得“浪费”5页版面将其发表出来。

  同时,还要在文章中尽可能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对每个实验现象都给出自己的解释。

  一方面,如果在投稿前不解释,那么在审稿的时候,就可能会被审稿人指出来,认为是文章的缺陷,要求你去解释,如果编辑/审稿人觉得这种缺陷过多,可能就会直接拒稿。

  另一方面,许秋认为学术观点,不管对不对,旗帜鲜明的亮出来都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如果人们都在打太极,担心自己提出的理论或者观点是错误的,那科学是很难得以发展的。

  .o0O〇……

  一番头脑风暴过后,许秋大致规划好了这篇《自然》文章的行文思路,一共有四张图片。

  第一张图片,许秋选择常规配图,六合一的大图,包括:

  L6-Cl、Y20材料的分子结构、材料的光吸收光谱、材料的荧光光谱、器件的结构、器件的J-V曲线、器件的EQE曲线。

  毕竟,报道的是有机光伏器件嘛,光吸收、器件性能这些肯定都不可缺少,何况这篇工作还是以高效率为主要亮点。

  具体来说,现在最佳器件的光电性能参数是:

  短路电流密度毫安每平方厘米,开路电压伏特,填充因是,光电转换效率%。

  这里,许秋打算延伸一下,分析为什么Y系列材料相较于ITIC系列材料的性能更佳。

  从分子结构上来看,Y系列材料中引入了含多个氮原子的缺电子核,构筑了ADADA型结构,代替了原先ITIC系列材料的ADA结构。

  许秋推测,造成Y系列材料性能更佳的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