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章 理学_诸天邪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大儒长期研读佛教,虽以“辟佛”标榜,却饱受佛教的思想影响,创造出的理学也不正宗。

  所以,玄机要将世间真正的“理”学著作出来,令大乾理学成为一个重大转变。

  这一转变,不会参杂任何其他学说的理念,必然要成为儒家那样的学界所公认的学说。

  前朝理学的思想体系中明显地可以看出吸收了释教的“空有合一”的本体论,“顿渐合一”的认识论,“明心见性”、“返本复初”的修持观等,因之有人说是“阳儒阴释”,或者“三教合一”的新形态。

  尤其是理学的开山祖周敦颐的著作《太极图说》中,明显地是三教融合为一的代表作。

  二程主张“性即理”,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并通过内心的修养功夫来“窒欲”,以恢复天理,这明显地受到过佛教心性论和禅宗修持方法的影响。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是竭力排斥佛教的一个人物,但是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无论从本体论、认识论到修持方法无不打上佛教的烙印,有人说他是“阳儒阴释”,“表儒里释”。

  他自己也感叹说:“佛教的“克己”,“往往我儒所不及”(《朱熹语录》卷二十九)。”

  王阳明是心学的主要代表,通观他的“良知”道德本体论及“致良知”的修养方法,与禅学的佛性论及修持方法有着很多相通之处。

  所以,前朝理学是“性理之学”,它是亦道德亦宗教,道德与宗教的合一。

  这种“性理之学”不仅仅是程伊川、朱子开出的“性即理”,还含有“本心即性”的“性理”义,此乃陆象山、陈献章、湛若水、王阳明开出的“心即理”。

  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心性之学”。

  这种心性之学,即是内圣之学。

  内在于个人自己,自觉地作圣贤工夫、作道德的实践以完善自身之德行,圆满人格之学问也。

  内圣之学在先秦儒家已彰显成定局,经宋明儒者六百年之发展与弘扬,益发展至极高之境界。

  内圣之学也可以称之为成德之教,“成德”的最高目标是成圣、成仁、成大人,其实际意义是将个人有限生命扩充至无限圆满。

  这个“成德之教”仅学问面而言,亦可称之为“道德哲学”,其中心问题有二:

  一者讨论道德实践之所以可能的超越根据,此即心性问题;

  二者道德实践如何下手的问题,此即工夫问题。

  道德哲学只有兼顾这两方面始能完备。

  在心性问题上,心性不仅作为道德实践之本体,亦是宇宙生化之本体,一切存在之本体(依据)。

  这样,道德哲学中自然又引生出一道德的形而上学。

  “道德的形上学”由道德的进路来接近形上学,从而对一切存在作一“本体的陈述”与“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