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七章外协代工_科技王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是做电子开关的、有的是生产线材的,还有些是电子元件供应商。我看他们是急着扩大产能,所以把所有需要的厂商都叫到了一起,打算一次性将问题解决。”刘胖子嗅觉最敏锐,人面最广,会场内外的厂家,他十之六七都认识,不认识的也听说过,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

  “七八家也不少了吧?”还是有人对来人太多感到不满。

  “要看他们的销路有多广,没见过电路图,不了解复杂程度,我现在不好说。不过我估了一下,我们这几家加起来,每月产能差不多有一两万吧?”潘家良粗略估计了一下各家产能,推测道。

  今天来的都不是啥大厂,但也不是家庭工厂,每家都有三五百不等的员工。技术实力不算高,各种辅助加工设备较少,主要还是靠较多的人手进行手工作业。

  像潘家良厂里就有四百来名工人,自估月产能在三千块大型复杂电路板左右。再要扩大产能,就要添加设备或者请更多工人了。

  “他们自己还在准备扩大产能呢!”有人指指这栋楼,对其他人说道。

  “产能不是那么容易扩大的。”潘家良是自己白手起家开干的,吃透了技术,知道其中的难度,“他们第一个厂,到现在也才开工了二十几天。这么短的时间,只能做到粗略上手,连熟手都算不上,要达到老手的程度,起码都还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现在他们又匆忙扩大产能,哪怕把这栋楼填满一半,也要增加一千来人。为了带这些新人,他们就只能从老厂抽人过来,这水平更是可想而知。我觉得至少在一年内,新厂的产能能发挥到百分之五十就算是很有水平了。至于提升良品率,需要的时间就更多了。”

  “那就是说,我们起码可以做半年的生意了?”

  对于这个结果,不少人还是可以接受的。谁都希望找一个长线客户,他们承接代工业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调整生产线、调拨工人。费心费力要是只做一两个月,到时候又要去联系新业务,那就太不值得了。

  真的只有一两个月的业务,他们可能大多数人转身就走了,谁耐烦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看看吧,看太宇科技是怎么个章程。”

  打着这种想法,众人进到会场内。

  这个会场显然也是匆匆布置,墙壁临时刷了一层石灰,楼房的承重支柱也没做包装,就孤零零竖在大厅内。太宇科技为各厂家准备的座位,也只是每家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几杯清茶,显得很是寒酸。

  然而没人嫌弃。

  他们都是从白手起家开始干的,十几年前、甚至几年前,好多人最初的境况还不如太宇科技,不少人就是在家里,和父母妻子兄弟一起动手,慢慢积攒下一点家业,然后逐渐起步。

  谁能笑话谁啊!

  相对来说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