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一章 如果国内有了它..._科技王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专家们争论不休,有的人坚持为了更大地提高精炼品质、扩大精炼范围,所以应该对国内电渣重熔炉进行技术改造。笔%趣%阁qu√∟,而另一观点则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从实验室研究发现,虽然真空环境对精炼确是有效,但提升有限,而投入又太大,设备制造的难度却大幅提升,性价比极低,不适于大规模推广。

  开始只是国内专家在展开讨论,后来看不得军分区改造的真空电渣重熔炉被一再被否定的教师、技术人员也忍不住加了进去。双方唇枪舌剑、剑拔弩张,各自阐述自己的看法,争论得极为激烈。

  “关飞同志,你们这台真空电渣重熔炉,我感觉渣料厚度冗余是不是稍微大了一点?”

  就在众人吵得沸反盈天之际,一名没有参加争执的中科院老专家面色凝峻地挤到关飞身边,指着检测屏幕,低声道。

  “哦?乔委员,您好。您觉得有什么问题么?”有生物副脑辅助,即便是大家只在最初介绍了一次,关飞却不会忘记对方的姓名、单位、职务,连忙客气道,并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检查了一遍显示的数据,没发现有什么异常。

  “你们这个渗滴速度,是不是太慢了?我感觉应该是渣料层太厚,导致传热不良,影响了钢料融化速度的原因。”乔委员心地比较善良,说话很委婉,没有直接说关飞的设计有问题,单就渣料层就事论事展开讨论。

  乔委员是中科院学部委员,在这批国内专家中地位极高,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他的动作虽然隐蔽,可还是有不少有心人注意到这边的变化,竖起耳朵听他们交谈的内容。

  不少围在控制台前的专家,顺着他刚才指的方向看过去,眼睛读取上面的参数,脑子里迅速就提取记忆中的数据,两厢一比较,不觉立即皱起眉头来,神情也变得凝峻起来。

  的确,军分区这台真空电渣重熔炉的钢水融化速度和滴液速度,太慢了!

  以国内普通电渣重熔炉举例,一台二十吨级的大型双电极熔炉(这个时代国内标准),正常精炼一炉钢需要三天。

  用这个标准计算,钢水渗滴的速度,是每秒钟七十克。

  大家口头上说是渗滴,实际上每秒钟滴落七十克钢水的话,每滴钢液都差不多有酒杯大小。持续不断的滴落,会形成一条直径约五厘米的绵延水线,而不是真正像溶洞那样,一滴一滴地滴落。

  大家用普通电渣重熔炉的标准,再看军分区这台真空电渣重熔炉,却发现虽然炉体尺寸增加了,电极也从两个增加到三个,但实际渗滴的速度竟然比国内普通电渣重熔炉还要慢。

  每秒钟渗滴的钢水,估计仅在六十克上下!

  大家都是这方面的行家,一眼就看出来,这个数据太离谱了。

  照这个速度渗滴,要熔炼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