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二十二章 讨清檄文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朝堂上定了下来,几天后,在巴蜀与满清对峙的胡国柱也上疏支持吴氏整体搬迁到海外发展。

  消息很快就送到了华夏手里,陈永华与夏国相展开了新一轮的谈判,双方就吴氏整体迁徙与后期援助进行了逐条的商议。

  吴氏将三省之地整体打包送给郑氏,郑氏允许吴氏带走麾下全部军队以及军人家属,不允许裹挟不愿跟随吴氏离开的百姓。

  华夏为吴氏提供海船将所有人员物资转运到拉包尔大岛,海运的费用由郑氏全部承担,同时郑氏还要负担吴氏接下来一年之内的生活必需品提供,一年之后郑氏需要提供吴氏八成的生活物资,两年后提供一半的生活物资。

  三年之后,吴氏自负盈亏,政权自主运转,自动归入华夏藩属,成为华夏联邦的一部分,除了外交之外,其他方面吴氏完全自主。

  华夏宗主并不干涉国内行政,只负责监督藩属国的政权交接是否符合继承规则,废长立幼、弑君自立都将受到宗主国的讨伐。

  吴周与爪哇的郑聪以及封藩到婆罗洲上的郑氏诸兄弟与朝鲜等外藩不同,是属于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华夏允许其高度自治,但是绝不允许其脱离华夏完全独立。

  华夏的战争准备早已完成,在得到吴氏许可之后,华夏方面从广东与北郑分别出兵,广东方面军快速接管了广西、贵州与湖广对峙的前线,北郑方面军一路北上穿过云南进入巴蜀,将在巴蜀驻扎的胡国柱部替换下来。

  ——————————————

  华夏兴武七年,满清康熙二十一年秋!

  华夏正式发布《讨清檄文》,“自古汉贼不两立,满清窃取中华国政近四十年,内不能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外不能低于外辱,导致西夷、罗刹频频犯边。

  满清如中原,跑马圈地,致使流民遍地,百姓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易子相食!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广州之屠、恶行昭彰天理不容!

  剃发易服坏我华夏衣冠,‘明史案’肆意株连,天下早已苦清久矣。

  满清不修德政,致使三藩起兵天下大乱,盗贼四起,民不聊生,我华夏秉承民本,收容难民,迁徙安置,活命无数。

  我华夏为保战乱不殃及百姓,特与满清立约不得屠戮平民,然满清背信弃义,再次向百姓举起屠刀,巴蜀百姓尽数成为满清刀下冤魂。

  满清之恶,罄竹难书,今华夏其仁义之师,讨伐暴乱之国,大兵到处,天下百姓景从,试看今日中原,是谁人之天下。

  传檄天下,咸使闻之!”

  檄文最先传到了已经在承天府滞留了将近一年时间的陈廷敬与张英的耳朵里,二人商议一番,决定再次求见郑经。

  二人来了这么长时间,郑经一次都没有接见过二人,这让二人心中有些打鼓,甚至怀疑郑氏上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