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九章 草原攻略(下)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者就是头人放在牧民中间的眼线,监视着牧民的一举一动。

  这些人都是草原现行规矩的既得利益者,不是华夏拉拢的对象,而是华夏针对打击的对象,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欺压牧民的行为,这些行为完全能够被华夏利用并将这些欺压的行为通过各种方式放大,让牧民产生共鸣。

  老牧民巴特是草原上众多牧奴家庭中的其中一个,巴特这个名字就相当于中原地区给孩子起名龙虎一样,都是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英雄。

  然而老巴特不但没有成为英雄,甚至在草原上连狗熊都算不上。

  老巴特家里有五口人,大儿子在一次部落争夺牧场的战斗中被箭射死,部落的嘎查官却说自己的儿子没有立下功劳,一点抚恤都没给,一条命便白白的丢在了战场上。

  如今家里还剩下四口人,大女儿已经出嫁,嫁给了和老巴特一样是牧奴的邻居的儿子。

  小儿子还没有成年,跟着老巴特老两口生活,做为窝囊了一辈子的老巴特,连儿子白白死掉都没有获得应有的补偿,心里怎能没有不甘心。

  怎奈懦弱的性格让老巴特生怕自己摊上事,从此家破人亡,现在不管好歹,还能活着不是。

  可是谁又想成为别人眼中的窝囊废,不中用的废物呢,小胳膊拗不过大腿,又能怎么办呢?

  然而在华夏大军控制了附近的部落之后,像老巴特这样老实本分的牧民就成了华夏大军拉拢的对象。

  谢永常的镇抚官亲自出马做这些牧民的思想工作,这里的牧民因为离得汉人的居住地比较近,时常也会有与汉人交易的时候,都能说一些辽东官话。

  镇抚官们都能讲一点儿大明的淮西官话,虽说双方有时候并不能完全听懂对方所表达的内心想法,但是基本的沟通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就是辽东官话这些年也因为满清占据了天下,随着满清朝堂上必须要求说辽东官话,而开始在天下读书人当中普及。

  等到《康熙字典》刊印出来后,只要是读书人,都能正确的对每一个字进行准确的发音。

  不过这一世有没有康熙字典还说不准,不过这件事康熙做不了,郑经完全可以做。

  经过一番思想工作后,有不少牧民愿意站出来,公开指出那几个有产者的罪行。

  谢永常相信只要有人第一个上台指认这些人的罪行,宣泄的闸门就会打开,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牧民上台诉说自己所遭到的不公。

  被安排第一个上台指认的就是老巴特,老巴特登上临时搭建起的木制高台,面对台上捆起来的一排曾经在部落里依仗头人作威作福的狗腿子,还未说话就已经是老泪纵横。

  连续几天镇抚官的劝说与开导彻底的打开了老巴特的内心,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一旦打开了记忆的闸门,那些过往的辛酸就如开闸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