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三章 华清京畿条约(一)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么大的动静,究其根本还是满清的高压政策,让百姓苦不堪言,一旦有了反抗的渠道,立刻便会群起反应。

  何义的话直接击中满清的软肋,不管如何粉饰,都无法改变满清是以小族临大族的本质,本质上还是以华夏百姓为牛马。

  从满清一进京城便将内城的百姓全部赶出就很清楚这种殖民化的思想,陈廷敬是汉人,本来是没有资格在内城居住,不过却被康熙特旨批准在内城居住,能住在内城已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我大清刚刚立国,一时半会儿还没有梳理清楚上下的关系,有一些小的瑕疵也是在所难免,可是你们根本就没有给大清时间!”

  “从永历十六年之后,大陆基本实现了和平,到现在十几年时间都过去了,你们只会让这个国家越来越糟糕,可有让百姓过上一天的好日子?

  十几年时间,你们不仅没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反而还挑起了战争,若不是你们的朝廷一意孤行非要削藩,这场仗能打起来吗?”

  “藩镇之害有多大何将军不会不清楚吧,哪个朝代没有削藩之举,吴三桂雄踞西南每年的军费开支耗费掉大量的国帑,若不削藩光是三藩的军费开支就能让朝廷财政崩溃,朝廷怎能不削藩?”

  “既然你们知道藩镇之害,为何要立藩镇,这些藩镇是你们自己立起来的,如今出尔反尔的又是你们,卸磨杀驴玩儿的这么溜,吴三桂凭什么不反你们!”

  “是吴三桂等人主动上奏削藩的,不是朝廷主动削藩的!”

  “陈先生!你说这样的话有人信吗?真当天下人是傻子吗?今日我们是在协商谈判,与谈判无关的事情,陈先生还是克制一下自己的表现欲望。”

  何义这话一出,就是明摆着告诉陈廷敬少说废话,这是莫大的羞辱,陈廷敬老脸通红,一时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反驳。

  这时坐在陈廷敬下手的一个三十多岁的满清官员站起来拱手说道:“周将军、何将军!晚辈张英有礼了。

  刚刚何将军说与谈判无关的话题不要谈,那晚辈请问两位将军,既然是谈判是否应该是有来有往。贵方单方面制定的条件,对我大清是否不公?”

  “公平?满清几次入关对我华夏百姓屠杀劫掠的时候可有想过公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时候可有想过公平?

  张先生是桐城人,桐城人杰地灵,出了不少人才,不知张先生如何看待你的那些桐城前辈?”何义问道。

  “此一时、彼一时,没有不灭的王朝,大清能够替代大明成为华夏之主,就说明大清是天命所归,天下就该归于大清治下,而不是负隅顽抗造成国家的分裂。”

  何义见这张英不接自己的话,反而强调天命所归,冷笑一声道:“既然天命所归为何如今天下四处烽烟,难道这就是张先生所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