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章 战京畿(二)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奴在关外玩过的套路,无非是坐山观虎斗,然后找机会捡便宜。看来是捡便宜捡上瘾了,同样的套路还想再来一次。

  ——————————————

  满清的朝堂如何纠结暂且不提,华夏这边在登陆的问题上郑经与两位陆军将领发生了争执,周全斌与何义坚决不同意郑经在前方战事还不明朗的时候登陆京畿。

  两人的做法得到了海陆军高级将领的一致赞成,就连郑经身边的秘书郎洪磊都坚决站在了周全斌与何义这边。

  郑经发现自己被‘孤立’了,气急败坏地说道:“七八万大军保护着寡人,还能伤的了寡人?”

  “大王!臣可是知道,京城的城墙上可是有红衣大炮,那些文官不是说这大炮能够一炮糜烂十几里。臣可不敢保证这炮弹什么时候就飞了过来。”周全斌故意拿着强调学文官说话的样子,把‘万年’号上议事的众将领逗得哈哈大笑。

  郑经一听这话就气不打一处来,这红衣大炮要真是这么厉害,满清还能打进关内,还能将明军打得狼奔豕突。

  “扯淡!你周邦宪问问林公台,他的‘万年’号上的最大口径的火炮可不可以一炮糜烂十几里,这些儒生说的话,十句里面可有一句是真的?”

  众臣都被郑经的话逗得哈哈大笑,其他人顶多就是笑一笑,并没有说什么挤兑儒生的话。周全斌却是最反感儒生,听到郑经挖苦儒生当即来了精神。

  “大王这话说到臣的心坎儿里了,臣最看不惯的就是这些儒生一副谁都不如他的样子,做事却是狗屁不通,大明朝倒霉就倒霉在这群吃人饭不办人事的酸儒手里了。”

  郑经摆摆手说道:“大明覆灭有诸多的原因,儒生并不是主要原因,大明的问题有诸多种,这些问题放到哪个朝代都是能够导致灭亡的原因。”

  君臣几人在说笑之间,两个镇的陆军已经在海军的协助下抢滩登上大沽口的滩头,并在滩头建起了简易的防御阵地。

  在陆军的防御阵地建好之后,海军开始快速搭建栈桥,这些步骤海军早已演练了无数次,大半天的时间,一座能够承受几千斤的火炮通行的栈桥搭建起来。

  在天黑之前,已经有超过十个镇的军队登上了陆地,这十个镇的陆军将在何义的指挥下做为前锋,快速冲到天津卫城下,将天津卫拿下。

  拿下天津卫之后,何义将与周全斌兵分两路,何义将会快速突进,绕行三河、顺义,抵达德胜门外,在满清朝廷绝望的时候挡住满清可能的外逃之路。

  陆军在做作战计划的时候,认为满清若是想要逃跑无非是走两条路,一条走居庸关外逃,一条是走紫荆关出关外逃。

  至于其他方向根本不会在满清的考量之内,无他其他方向一马平川,满清带着家小辎重逃命怎么能跑得快。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