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二十六章 法治思想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为在城镇中的百姓都是吃郑家饭的人,待遇好,所以收入高,可是没有想到即使农村也是如此的富足。

  这让李鼎祥心中原有的理论完全崩塌,因为郑氏没有一个地方是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能够解释的了的。

  李鼎祥再次找到陈永华,由衷地表示了对郑氏取得的成果的佩服,不过他还是不解地问道:“为何百姓不喜儒家的仁政,反而这么喜欢王上的法政?”

  陈永华哈哈大笑道:“百姓既不懂什么叫做仁政,也不懂什么叫做法政,百姓眼里看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谁的政策能够让百姓得利,百姓就会拥护谁。

  至于你一直反对的法,你首先要明白什么叫做法,国家设法是为了什么,一个家财万贯,手下保镖上百的富人,一个家徒四壁,吃饭都成问题穷人,这样的两个人,你觉得国家定法,对于他们二人谁的保护大?”

  “那还用说吗?什么法都是向着权贵的,哪有替百姓说话的!”

  “你错了,国家定法恰恰是保护了这个穷人,你试想一下,若是没有法的约束,这个富人是不是可以随意虐待他,甚至随时都可能要了他的命。

  而有了法的约束,富人做事是不是就有了顾虑,他们还敢肆无忌惮的欺负穷人吗?

  你观政结束之后,就要前往吕宋任职,你要记住,错的不是法,而是操弄法的人,归根结底是权力。

  因此我郑氏为了更好地对权力制衡,对权力进行了细分,确保每一个层级的官吏都是各司其职,出现问题都能追责到每一个官员的头上,谁都别想推诿。

  这就是制度的制衡,通过考成法让官员动起来,不敢懒政,通过监督法让官员手中的权力收起来,不敢肆无忌惮。

  这才是我郑氏之法的真正意义,那就是律法的条文不在于轻重缓急,而在于执行的力度够不够!”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