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9章 做好事积阴德_盛世华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的。”

  李承乾眉头微皱,说道:“可是为什么他们还要造反”

  陈景恪伸出一根手指,道:“原因只有一个,穷。”

  “岭南地区苦,山高林密、野兽出没,还有吸血虫寄生虫、疟疾、瘴气当地人时时刻刻都在生死线上垂死挣扎。”

  “且岭南的土地贫瘠,庄稼产量极低,每年的产出连果腹都无法做到。”

  “所以他们追求的就是活下去,谁能让他们活下去,他们就听谁的。”

  是的,南方土地贫瘠,这可不是瞎说而是事实。

  南方多雨水河流密布,地表腐殖层被水流冲走,导致土地贫瘠。

  经过孙吴、东晋以及后续朝代的改造,部分地区的土壤才得到改善。

  但岭南大部分地区土地依然很贫瘠,不适合种植庄稼。

  与之相反的是辽东苦寒之地,土壤腐殖层经过数万年数十万年的积累,形成了肥沃的黑土地。

  李承乾不解的道:“那他们不是更应该归附朝廷吗,这样就能从朝廷获得援助。”

  “税。”陈景恪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

  “俚僚人之所以反叛,之所以不肯加入大唐,原因就是当大唐的子民要交税。”

  “他们连活下去都是奢望,又哪里有钱交税,所以他们必然会反。”

  “朝廷真正想解决岭南问题,把这里纳入大唐的版图,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否则即便我们用武力征服了此地,也无法长久统治。”

  李承乾不仅颔首,他对岭南也不是一无所知,知道陈景恪说的是对的。

  难道蛮夷就真的不想过上和中原人一样的好日子吗

  不,他们想,只是没有那个能力。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到达那里之后,首先想的不是如何改善当地人的生存环境,而是加强防范狠命剥削。

  俚僚人活不下去自然要反。

  中原王朝很少反思自己政策有没有问题,而是粗暴的把责任归结于蛮夷野蛮难驯。

  如果朝廷愿意帮助俚僚人过上安定的日子,他们还会反吗

  不会。

  “所以岭南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一个穷字,解决了这个问题,就算没有冯氏帮助,大唐也能完成对这里的统治。”

  李承乾说道:“这就是今天我来的目的,快说方法吧。”

  陈景恪就把自己根据后世南方发展过程,做的总结讲了一遍:

  “首先就是俚僚人的问题,这个其实很好解决,直接在当地推行摊丁入亩。”

  “且免除岭南三到五年的农业税……或者直接免除所有的赋税徭役。”

  李承乾打断他说道:“免除赋税不难做到,可若免除徭役,当地的开发工作由谁来做?”

  陈景恪说道:“花钱雇佣当地人干活,国库里那么多钱,不花出去留着干啥?”

  “百姓有了钱就会购物,产生了消费就能盘活整个经济,朝廷就能从中收税。”

  “如此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