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5章 不畏浮云_地气宗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偶遇一位老道长,指点他到玉华山紫脑顶拜见这块神奇的官印石。”两人信步向前,黄福元不停地介绍说:

  “终于在一年京试前遇到贵人支助,一举夺魁,功成名就。从此,这闵文才子崭露头角,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他不忘恩人相助,决心回报社会,为百姓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深得百姓拥护和爱戴。这事在洪州一带民间流传开来,后人把这块石头称为官印石,希望为官之士不忘社会大众的养育之恩,为官一方,就要为百姓效力,做一个世人爱戴的好官。”

  说话间,黄福元指着一个石头说:“这就是官印石了。”

  唐成定睛一看,那石头还真的很形象,上方一尊放大了的印章石头压在一块巨大的方形石墩上,这个石墩表面平滑光洁,象铺开的公文纸,整个看上去,形象生动,惟妙惟肖。

  “如今,到山上旅游的人,听了这个传说,就算不是为官之人也会情不自禁的来留个影,或用手触摸,到底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可能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有一些从政的人专门远道而来,很虔诚地顶礼膜拜,要沾上官印石的灵气,以求得官运亨通;甚至一些企业家、学生也特意来参观、触摸,以祈求在事业、学业上有所长进,一帆风顺。”黄福元感慨地说:

  “很明显,这种愿景附带了许多个人感情色彩,忽略了官印石传说的本意,这又岂能如愿。”唐成偶然一回头,看见那年轻的司机又成了郭璞仙师的模样,但仅仅是一瞬间的时间,又恢复到了司机的模样。

  “不知道是哪位老师登临玉华山留下了一首诗。”黄福元深情地念道:

  无权能者也无能,一印陡然身价增。

  遂使人间酸鄙吏,来熬宦海苦行僧。

  但求他日凌绝顶,何惧前途履薄冰。

  火热水深浑不顾,只缘未到最高层。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写道:‘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本是咏物抒怀之句,却也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唐成插话说。

  “山中的浮云能够遮住登山人的双眼,而人类社会这座高峰上又有多少‘遮望眼’的‘浮云’呢,不只是一切陈腐的陋习,就连那些闲言碎语都可能成为遮挡我们视线、妨碍我们认清方向的‘浮云’。黄福元接着说:

  “自然界的浮云有消散之时,可人类社会这座高峰上的阴霾却不会轻易地被驱净,面对这样的‘浮云’,我们不能躲避,更不能妥协,而应与之抗争。”黄福元越说越有劲,语速也越来越快:

  “有的人不畏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种‘浮云’,登山峰,攀悬崖,横渡江河,穿越沙漠……他们为了发现人类力量的伟大,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和能力,探险、寻求、开拓,敢为‘天下之先’,他们是那样地乐此不疲,津津乐道,最终功成名就。而一旦我们抱着侥幸心理,不思进取,不去努力工作,把一切都寄托在神力的护佑上,就想不劳而获,甚至贪得无厌,做了那么多有损国家利益,有损百姓利益的事情,还在梦想神的开脱、谅解已获得既得利益,不去思过、忏悔试问,这天底下还有这样不变善恶的天神吗?”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