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章 讨个说法_地气宗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答学生的话,脸上的神情好像很为难,冲黄晓辉说:“请这位先生坐下谈,你也坐下。”

  黄晓辉推来几张带轮的工作椅,请唐成和卫梦笙在桌边面对面坐下,自己也坐在一旁,神情充满了好奇。

  坐下后,卫梦笙问唐成:“我看你年纪不大,可否请教名号?当然了,这次征集活动承诺可为应征者保密身份,你可以不说。”

  唐成对这位前辈很尊敬,所以回答的很干脆:“我叫程维汉,工程的程,维护的维,大汉民族的汉。”不过一切都还要按计划好的来,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请问卫老师,您的鉴定结果究竟是什么?”

  卫梦笙又看了梅瓶一眼,用舒缓但是很果断的语气说:“从可描述的表面特征来看,我挑不出毛病,但作为此次征集活动的鉴定结果,我可以很明确的断定它是赝品。”

  唐成的反应倒算平静,一旁的黄晓辉神色却很焦急甚至带着紧张,几次欲言又止。因为他清楚,以老师的身份在这种场合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将来的影响会非常不好。

  卫梦笙是受人之托不得不来的,而且悬赏征集元青花的大收藏家对他毫无保留的信任,送来的东西是真是假,全凭卫梦笙一句话。

  卫梦笙的专业水准和权威地位众所周知,而且也是“宫内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点头说东西是真的,那就是真的,主办方也完全相信他的职业素养。

  但是,如果断定一件东西是假的,总要对千里迢迢赶来的应征者从专业角度说明原因吧,这是现场悬赏征集,不是普通的拍卖会,不仅关系到来者能否得到一笔巨额的财富,也关系到所托之人能否如愿以偿。

  如果有一件东西,卫梦笙说是假的,征集者当然遵从他的意见。但要是他不说原因,这里面问题就大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宫内派”的观点就是认定民间没有传世元青花。

  作为平时的学术讨论还好说,可是东西明明就放在眼前,挑不出毛病却硬说是假的,牵扯的事情就多了,谁也不会轻易放弃炒作的。

  假如传了出去,“宫外派”扔过来的“权威学霸”、“学术洋奴”的帽子肯定是扣实了,甚至对他的专业信誉、道德评价、学术素养都会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器物持有人因为他一句毫无道理的话失去了一大笔财富,出去之后还不知会怎么宣传编排呢,在业内不闹的满城风雨才怪!

  黄晓辉深知其中的厉害,听老师说出这样的话来,不仅既担忧又焦虑,神情很是紧张。而唐成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反问说:“卫老师作此结论,总有原因吧?”

  卫梦笙竟然笑了:“维汉先生,你年纪轻轻很镇定嘛!”

  这句话大有深意,假如是满怀信心而来,希望自己手中的东西就是真品元青花的人,听见卫梦笙说出那样一番话,第一反应肯定是失望的,没定力的人可能都要晕过去了,紧接着第二反应该是跳起来据理力争。

  但是,唐成却不是十分失望和激动,表现的过于镇定了,这说明他本人知道这件东西的来历和底细,十有八九是伪造者本人或与伪造者大有关系。

  卫梦笙是个学者不是江湖人,但对此也是见多识广,并不点破只在言语中提醒,他与唐成都是心知肚明。

  而且他对唐成的称呼也很有意思,不叫“程先生”而叫“维汉先生”,传统中很亲近的一种招呼方式。

  暗中能看出来是一回事,明面上话怎么说又是另一回事,唐成故意不接话,反而想起了某句电影台词,笑了笑说:

  “卫老师,我了解你在业内的成就和地位,也清楚收藏界关于元青花的学术之争,假如,我就是来讨个说法呢?”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