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忆故乡_我是一支来自江城的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按现在中美关系,虽剑拔弩张,但基本的贸易、文化交流还是很通畅的,回国探亲不过是办个旅游签证那么简单,“没有机会”只是一句托词而已。而正是这种打消自己好奇心,用同理心对待他人,很多人却喜欢找她聊天,不自觉的对她产生信任感,甚至后期将事情全盘托出。

  “当年我和几个哥们放学了,就去江边堤上吹吹江风,疯跑一阵或是瞎聊,有时候也和其他学校的小混混在堤上打场小架。那时候,感觉生活特别惬意和简单。”

  “原来当年你还是个小混混啊。”灵筠打趣的说。

  “也就是个学习好的小混混吧。”说这话时,James嘴上带着一抹深藏功与名的笑,灵筠被他的表情逗笑了。

  “其实来读研之前,我也经常会和闺蜜去大桥边聚会,现在大桥边有些观景的餐厅,可以一边欣赏晚霞,一边吃虾撸串。到了傍晚,整座桥会亮起霓虹灯,每次灯光的变化好像都在为铁轨上的火车送行。好想……”说到这,灵筠鼻子突然有点酸,但还是止住了突如其来的泪水,免得让开车的人见笑。

  “后面有打算吗?留在美国,还是回家?”James察觉到她突然的落寞,赶紧转了个话题。

  “极大可能是回家的,毕业后争取实习一年,然后回家找工作。”其实还没出国门,亲戚朋友都有问过这个问题,不管你如何作答,大家也会各抒己见。老一辈有些人,在他们的年代,经历了祖国被西方世界打压的痛,以及当年西方长期的文化洗脑,仍残存着自卑感,认为美国这片土地遍布黄金,是追逐梦想的地方。于是,经常会说出“出去了就别回来”这种令人不悦的话。有甚者,会嘱咐灵筠在美国扎根后,把自己的孙子带去美国,常常让灵筠倍感压力。同龄人认为国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只要自身努力,找到好工作也不难,何必要呆在美国当二级公民。真正关心她的人,希望她回国的原因,是担心她一个女孩在国外飘零,无人照应。父母则显得很开明,表示这个决定由她自己做。

  听到她说会回国,James竟有一丝失落,这失落是后排女孩无法察觉的,很快的隐匿在寂静的夜里。他故作轻松的说:“那倒是,毕竟江城发展也越来越快,工作机会多。况且亲人朋友在身边总是让人心安的。”

  “是啊。”灵筠也赞同。

  一路上,他们又聊了聊江城的美食、新的网红打卡地等。灵筠发现,虽然James好似从未回过家乡,但对家乡的变化如数家珍,甚至比她了解的更为细致。她想,也许他经常在网上关注着江城的动态吧。

  不知不觉,车驶到2724公寓门口,James跳下驾驶座,准备目送灵筠上楼。二人说笑着,突然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