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二章:芳心苦_制霸异界的被动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一首好诗来。他若真写出好诗来,这些半截身子入土的文豪,岂不是颜面无存。

  只见梅玉书写道:

  《芳心苦·媚妩娘》

  豆蔻离土,鸳鸯别浦。艳名涨断莲舟路。年少蜂蝶慕幽香,风华褪尽芳心苦。

  返乡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

  此词一出,全场鸦雀无声,安静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到。

  这首词,通篇给人一种感觉——雅。

  若是巢桂的诗给人的感觉是“妙”的话,那梅玉书这首词就只能以“雅”来形容了,而且雅到了极致。

  通篇满布意象,句句比拟,段段浓情,词风之中满是叹息之意。

  尤其是最后一句,“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以春秋比年华,感叹年少不知真情贵,攀附金秋逐明月。算是道出了人世间莫大的遗憾。

  很多观众念到这一句,都被勾起了一些遥远的回忆。

  人这一辈子,谁还没有点后悔的事情呢?

  云台上,秋香居的老鸨看着烟幕上的词,眼中满是惊喜之色。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这正是她想要的词句。

  秋香居培养的多是卖艺不卖身的名妓,吸引贵族为其赎身,这是他们的一大收入,也是他们攀龙附凤的法子。

  嫁出去一个姑娘,他们就多一条路子。

  所以老鸨都是把姑娘们当亲闺女养的,感情培养的宛如骨肉。

  里面的姑娘也个个都是人间绝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是擅长调配醉人异香。

  然而正是因为有着一身的本事,这一群姑娘恃宠而骄,不知青春宝贵,不知天下男人皆多情。

  往往是蹉跎岁月,老了容颜,失了恩宠,方知悔恨。

  倒不是老鸨心疼姑娘,实在是她们的眼光太高了。

  当年二十四乐坊培养出花魁茉莉,嫁于霓裳国主,后贵为香妃。

  这件事就像一个魔咒,让天下名妓心中都埋藏有一步登天的念想。

  可皇家大院,岂是那么容易就能进的?

  这老鸨就需要一首警示之诗,让她们改一改心高气傲的毛病。故而才演了这一出《媚妩娘》。

  晁桂的诗,她就已经很喜欢了,不过诗中的轻贱之意,确实叫人有些不舒服,若是挂在秋香居,感觉是在打自己的脸。

  梅玉书这一首就不一样了,完全升华了一个境界,词中有优雅的美感,一声叹息,道出了所有人的遗憾。

  而且这《芳心苦》的词牌,她们经常演唱,把这首词带回去,交给姑娘们做一个曲目唱诵,每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间便能改变其心境。这再好不过了。

  评委席上的四人互相对视,目光之中皆有震惊之色。

  这首词共五十八字,不管是文笔还是立意,都十分高绝。

  很难想象梅玉书是如何在研墨的时间里就想出了这么好的词来。

  其他的文豪,也都是眉头深皱,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这首词在他们看来句句都透着美感,读起来便如一幅幅画卷在眼前撑开。

  竟然引导着他们将方才香蝶演绎的《媚妩娘》又重新回顾了一遍。

  词中情感饱满,每一句都似是在感慨。最终以一句“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推向高潮。

  这是一首极为成熟的词作,若非其情感比较小众,几乎已经算是一首道境之词。

  这些文豪想写出这样的一首词,至少也得推敲数日,仔细打磨字眼,方能拿出手。

  绝不可能像梅玉书这般,毫不多想就挥洒而出。

  晁桂错愕不已。他的那首诗,算是福至心灵,妙手天成。

  他一直在回味诗中的精妙,兴奋不已。想着这此诗一出,梅玉书必被他踩在脚下。算是为雷家报了《醉妖》的贬损之仇。

  却没想到梅玉书的诗词造诣竟然如此之高,所做词句,比他的那首诗更显一份悲悯情怀。不能说强于他,至少也不弱。

  如此一来,他“半支香桂压梅坞”,就成了一句笑话了。

  观众席沉寂数秒之后,爆发出热烈的讨论。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