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县试临近_农门科举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彻底放弃了,要是别人,怕是早就抓瞎了,他倒好,睡得还挺香。

  接下来的十几日时间里,苏青云将四书五经都复习了一遍,对于此次县试把握极大。而抄书这份兼职的收入也是喜人的,他足□□了十二次伙,一次一百五十文,十二次就是一千八百文,而因为苏青云的字迹实在是太好看了,在书斋里卖得极好,比官印本还好卖,掌柜的又给加了二十文。

  因此,如此下来,苏青云手上也攒着了二两银子了,加之前面家里还有沈珠那里给的,也有四两多银子了。

  四两多银子,县试花费大概要花去差不多二两银子。剩下的府试怕是不够,不过可以将剩下的钱来做点东西,不说立刻发家致富,但是攒一些银钱还是可以的。

  初来乍到的惶恐,以及成为渣男的不安,已经缓缓散去。他的未来,注定一片繁花似锦。

  距离县试也就五日的时间了,苏青云不再接抄书的伙计了,他要准备考试的事宜了。

  县试为童试考试中的第一场,童试是预备考试,通过才能取得秀才资格。由县官主持,儒学署教官监试。

  考前一个月,由县署公告考期。一个月前,苏青云原身已经报过名了,填写了亲供、互结、具结。

  亲供即履历,本身姓名,年岁,籍贯,体格,以及容貌特征。同时填写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存殁履历,过继的人要写本人亲生父母三代。

  互结则是考生取具同考的五人,写具五童互结保单,作弊者五人连坐。当时填写互结的时候,原身竟然找不到同窗和其互结。这要是极为罕见的,人缘和人品可见一斑了。最后临近最后期限了,原身只能硬着头皮去找了沈原。沈原看在沈珠的面子上,自然是答应帮其周旋了。虽然中间有些许波折,但是到底是没出问题。

  具结则是请本县廪生具保,称之认保。保其不冒籍,不匿丧,不替身,不假名,保证身家清白,非娼优皂吏之子孙,本身亦未犯案操践业。这自然是找的书院的夫子了,再怎么不待见,毕竟是自己的学生,何夫子就都做了具保。而这也有个不成文的约定,那就是受了廪生具保的学子,都要给这个廪生上交一两银子的具保费。

  完成以上,方准考,名册分存县署。

  当时苏青云因为给崔氏丽娘献殷勤,花光了银钱,连这具保的一两银子都交不上来。遂和何夫子求情,说暂缓一缓,待银钱筹够了,就还。何夫子自然是不会跟原身计较这些的,点头应允了。后面,苏青云身体就换了这个芯子了。然后,苏青云就忘了这件事情了。

  如今想起来,苏青云也不耽误,忙放下手中的书,就去了何夫子的房舍。

  何夫子的家在书院旁的一个三进的宅子里面,青砖碧瓦,从外面可以看到里面竹影婆娑,碧色荡漾。

  苏青云来到门前,伸手叩门。

  很快有个老伯来开门,见到是苏青云,知道是何夫子的学生,就将起请进了堂屋,然后转身去禀报何夫子了。

  约莫半盏茶的功夫,何夫子背着双手,踱步而来。

  “学生见过夫子。”

  苏青云连忙起身,恭敬的给何夫子行了一个礼。

  何夫子看着礼数周到的苏青云,面色难得的缓和了几分。再过五日就是县试的日子,他也不会多苛责于这个学生,一切皆是命。

  苏青云掏出一两银子,“这是学生的具保银子,上次因为囊中羞涩,多亏老师关爱,为学生做了具保。”

  何夫子点了点头,让其将银子放在一边的桌上,态度不冷不热。

  苏青云也不介意,告罪了一声,转身就离开了。

  何夫微微抬眸看过去,只见黄昏之下,那学生背影挺拔,如松如竹,自有一股风流姿态,不禁有几分恍惚。竟然有种此子非池中物的错觉,只是转瞬之间却是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怎么可能?

  就苏青云的学问,怕是四书都还背不全呢。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