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6章 走向和平四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丰亲率第十五军一师在谷地寻找有利地形组建防线。之后又从拉达克地区抽调了四个团和高原特种第一师作为援军。

  双方为了克什米地区可谓是针锋相对,英国人想要以雷霆之势击败华夏在谷地的军队,打消华夏将谷地纳为驻兵之地的企图。

  英军集结并兵临谷地之后,英国外交官萨道义趾高气扬的要求华夏立即退出谷地、拉达克和北部地区,否则英国将发起进攻。

  华夏仅有一天时间,这已经相当于最后通碟了。

  但华夏却依旧置若罔闻,华夏国防部长徐树铮更是亲自通电刚刚在谷地设好电话线的曲同丰,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谷地。

  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双方不断的寻找着战机,在没有重型火炮的情况下反而各种战术都得以施展。

  运动战,穿插战术在这种规模不大的对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锡克步兵和廓尔喀山地步兵的战斗力出乎华夏意料的强,尤其是和华夏结成死仇的廓尔喀山地步兵,更是成为英国人手上的一柄利剑。

  若不是曲同丰这些年对士兵训练丝毫没有松懈,恐怕说不定得吃几次大亏。

  虽然装备方面廓尔喀士兵和锡克士兵比不上华夏,但他们补给充足,反观华夏的高原部队都是使用的半自动步枪,每个班仅有一支冲锋步枪,每个排才配备一挺轻机枪,营级才配备有重机枪和一个迫击炮班。

  这样的装备哪怕是华夏内陆的二线防御部队都比这强,并不是华夏国防部吝啬这点军费加强火力,而是需要漫长运输的补给不允许。

  补给匮乏是华夏在高原地区兵力被限制的主要原因。

  以家里满都为中心,不丹及藏南组成的高原东部军团只有四个师,其中两个个山地步兵和两个轻装步兵师;位于尼泊尔中部军团拥有五个师,其中一个是高原特种步兵师,其余配置和东部战区一样。

  而现在进入克什米地区的部队仅有四个师,其中高原特种步兵师还是从日喀则调遣的预备兵力。

  十月结束,进入十一月中旬之后的拉达克和谷地都开始寒冷起来。

  如果不是进入了相对温暖的谷地,光是高原的寒冷就能让处于野外交战的双方遭受诸多的非战斗减员。

  这也是为什么华夏想方设法哪怕和英国人进行区域性的战争也要夺取谷地的原因,只有夺取谷地华夏在高原的西部才有一个可供大军集结和战斗的后勤基地。

  有了谷地之后,适合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的河谷可以让士兵的口粮就地解决,温暖的气候也不会让戍边的士兵受冻。

  虽然英国组织的九万人攻势猛烈,但双方都缺乏重型火炮,仅有的山炮也无法造成太大的伤亡,在交战初期的试探之后,曲同丰果断的放弃进攻转为防御。

  与此同时,华夏驻扎在中部和东部的高原战区部队也开始进行演练,中部地区更是向夹在东部和中部的锡金邦发起进攻。

  这是华夏在暗示英国,如果对方继续增兵克什米地区那么华夏将会扩大战争规模。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