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8章 第四个五年计划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免,在其他如肉蛋奶、油盐布等生活必需品上对相关的行业进行一定的的税收优惠和补贴,以此降低人民获取的成本。

  之后便是一个总耗费将近一百四十亿华元的全国基建计划。

  在计划中,内阁将优先完成大陆省份的国家公路,其中重点建设的将是华夏大陆核心领土,边疆地区以铁路为基本盘,修建一些必要的道路。

  先修国道,再修省道,再修县道,以工业、经贸发展区域优先,以国防战略需求为次,以便民为再次。

  从最基本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全国一线、二线、三线城市要完成通水、通电的便民工程。

  第三类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将目光放在了华夏的乡村建设,国家出大头、群众集资小头和出动劳动力,进行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农耕水利改善工程。

  三项基础设施建设总共将花费一百八十亿华元,为了获得足够的资金,华夏将发行一次为期十年的基建国债,总额度高达五十亿华元。

  同时,第四个五年计划将对对外贸易进行鼓励和政策扶持。

  降低出口关税、减免部分商业税和营业税,鼓励私营物流公司组建,降低运输成本。

  如此一来,本就繁荣的华夏对外贸易将会迎来新的高峰期,成本降低就意味着销售总额提升,实际上华夏所能获得的利益反而更多。

  毕竟对外贸易比重最大的是国有重工业,即能让利于民,又能保证华夏拥有足够的税收。

  随后是第三项投入教育也不少,基于九年义务教育的的基本盘,华夏略微提高了其中的扶持,对生活困难的家庭进行奖学金制度。

  奖学金制度是确保华夏困难家庭的儿童、青少年能获得教育的最佳方式。

  既是鼓励贫困家庭不放弃教育,也是对成绩优异的学子进行补贴,使其家庭获得额外的收入。

  读书带有功利性或许不是什么好兆头,但对于现在华夏偏低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入学率,很多孩子读完了初三就提前进入工厂做工。

  之后便是加大对高中、大学的学子补贴,加大高等教育的师资力量、学院建设、设施设备的投入。

  仅仅教育一项,第四个五年计划就达到了七十亿。

  还有科研,整整十亿华元,每年两亿的科技研发投入更是比从1900年到现在的1915年十五年的科研投入总数还要多了四倍。

  基建和优惠政策促进民生和经济,经济繁荣促进工业繁荣,最终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转化为国家税收收益。

  教育初见成效,极大对科研的投入带来的必然是科研成果的诞生,能前沿科学技术上尽快追赶欧美。

  而加大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入,更是能让华夏在追赶嫉妒世界的科研强国和教育强国,增强国家的软实力的最佳最快捷手段。

  没了战争,又是千年难遇的大好贸易格局、外交格局、政治格局以及战略格局,华夏内阁制定的庞大的第四个五年计划可以说在两年前都是不敢想的事情。

  (创作不易,书友们请到塔读阅读本书,塔读免费阅读的,算是对作者的支持吧,你的支持是作者码字的动力,书友Q群552866588)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