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8章 决战-上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看来是沙俄获得了一点点反攻的优势,加上冬季作战有利于沙俄发挥传统艺能。

  实际上不论是英国还是法国,都知道在叶尼塞河以东,沙俄机会不大。

  之所以还在不断的支持沙俄,为的就是控制沙俄的意志,以庞大的贷款左右沙俄接下来面对德奥在东线的进攻能够一直支撑。

  在郭松龄下令部队发起试探性攻击之后,亚尔斯克这场决定叶尼塞河以东广袤领土归属的战役总算进入了高朝。

  数不清的炮弹在俄军的阵地上落下,掀起一簇簇泥土,逐渐飞落的雪花将大地覆盖,而人体的残肢断臂和血液将这片雪地点缀。

  大兵团作战经过数次的战役,华夏已经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战方式。

  炮火压制,精锐突击爆破然后发起冲锋,这一套战术看起来是那么简单,实际上却是对双方士兵的战斗素质和武器都有极大的考验。

  在面对华夏铺天盖地的炮火的时候,俄军的阵地根本就没有人敢站在堑壕之中。

  两个兵团超过一千二百门火炮,将俄军的前沿阵地覆盖,然后华夏的士兵以班排为单位不断的移动。

  徐进弹幕对隐蔽在防炮洞中的人员的杀伤虽然小,但炮弹的威胁会让敌人不得不躲避炮弹,以此减少伤亡。

  俄军来不及在防线上修筑钢筋混凝土的防御碉堡暗堡,只能以沙袋作为屏障,辅以湿泥和雪水覆盖,形成冰墙。

  在面对大威力的榴弹炮,这些地方根本无法有效的防御。

  而不断的战斗中,沙俄已经知道华夏炮火的恐怖,机枪在华夏士兵还未抵近射击范围的时候不会轻易的推出来。

  华夏的士兵轻易的穿过铁丝网,在穿越地雷区的时候伤亡巨大起来。

  随后是短暂的交锋,华夏的军队轻易击溃了前沿的两道堑壕阵地。

  这个时候沙俄再陆续推出机枪,拿出为数不多的迫击炮对华夏的机枪火力点射击。

  在后面的华夏主力部队在这个时候,也被沙俄的炮火覆盖,拦截弹幕将想要赶往前沿阵地交战的部队阻截在了半路。

  沙俄的士兵一个个钻出防炮洞,在短暂的射击之后在军官的指挥下开始冲锋。

  这个时候冲入俄军阵地的华夏军队无疑是唾手可得的战功,沙俄的士兵凭借人数优势将华夏的进攻打退。

  在撤退的过程中,俄军的阵地上不断的响起不同炮弹的爆炸声,那些都是伤残无法撤退的士兵。

  在库拉科沃高山上用大型望远镜观看战况的郭松龄内心毫无波动,在确定了俄军的火力之后,再次挥手。

  用人命去试探俄军活力点,再根据天空的炮弹大概轨迹测算俄军炮兵阵地,一切都是有条不紊按部就班。

  这种呆仗其实是最好打也是最难打的,双方都没有办法进行快速的穿插包围,也没有对哪一方极为有利的地形优势。

  全靠着士兵的作战技能和双方的火力来搏杀获取战争的胜利。

  短暂的试探之后,他很快就根据伤亡估计出俄军的战斗力,打算再一次进行更大规模的试探。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