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7章 北方决战-完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且攻占了亚尔斯克,距离新西伯利亚不到四百公里。

  而组织的百万援军前锋的六十万人损失惨重,一路退到叶尼塞河以西的不到三十五万。

  还有近四十万的远东兵团被郭松龄和邓仲元堵在了安加拉河东岸。

  如何有颜面的结束战争,这是沙俄高层头疼的议题。

  现在趁着唐努乌梁海、安加拉河东岸都还在手中,和华夏有条件的谈和,避免远东军团被全歼。

  目前沙俄的外交官给出的谈判条件,只能说沙俄的算盘倒是打得不错。

  承认华夏对唐努乌梁海的领土所有权,出售勒拿河以东给华夏,但需要华夏以两亿英镑的价格购买。

  沙俄外交官一直刻意忽视华夏可以在短时间内占领西伯利亚铁路沿线的重要城市,转而强调沙俄依旧对叶尼塞河以东的大部分地区的占领。

  对此,华夏外交部直接就是拒绝和谈。

  拿着地图上的控制区来说事,完全就是将华夏当作之前的满清了。

  偌大个叶尼塞河以东,别管复兴军占领了多少城市,只要西伯利亚铁路在手,守住了亚尔斯克,沙俄的军队想要长期在远东活动那就是做梦。

  战争克不是你占领了多少领土来决定胜负的,尤其是像叶尼塞河以东的庞大远东。只要复兴军控制了铁路,就算沙俄远东军团还有四十多万人,甚至可以借助各个城市获得一定的兵源,但他们可没有工业。

  没有工业就意味着他们打完手上的弹药之后,想要再获得补给比登天还难。

  如果是在南洋或者印度洋甚至非洲、南美洲,他们可以从协约国河白头鹰获得弹药补给。

  但在冬季寒冷的远东,根本没有办法获得支撑数十万人战斗的补给。

  即便是在夏天,从鄂霍茨克海或者北方的海洋获得补给,仅凭遥远的距离和压根就没有的交通就知道不可能。

  换做是后世的俄罗斯可能还好点,毕竟远东被开发得很不错,虽然依旧地广人稀,但很多地方最少通了路。

  但现在的叶尼塞河以东,原本主要是流放罪犯,其次是移民被解放的农奴。主要的居住地是叶尼塞河、西伯利亚铁路、安加拉河、贝加尔湖,这些交通相对较好也较为富庶的地方。其他的地方都是荒无人烟的丛林,千里无人烟都是夸奖,千里无人迹才是真实的写照。

  对于沙俄不想妥协,韦珣并不意外,这种事情无论是再腐朽的国家也不会同意,但这不代表华夏没有办法。

  叶尼塞河以东未来是华夏殖民的潜在地,自然不能放任将近一百万沙俄平民居住在这些地方。

  目前北方战区已经开放了西伯利亚铁路,允许沙俄的平民乘坐火车抵达亚尔斯克然后渡河。

  如果这些俄国平民不离开,那么每年劳作下来,他们会因为农业税、非公民附加税、滞留管理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弄得吃都吃不饱。

  对于如何让民众富裕起来,华夏的不少干部或许没有太好的办法,但要伦如何让一片土地上的人口吃不饱穿不暖,那经验就格外的丰富了。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