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章 大战终(求票票求收藏)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第二师十一月8日进抵彰化县城,日军最后的反扑结束,在面临被义勇军包围的境地下,再度退回港口。

  台北战场,自三万台岛义勇军新兵剿灭之后马上前往虎头山阵地。面对人数优势以及士气正锐的四万人,急匆匆的退回新竹。

  局面至此,日军第二次台岛侵攻作战宣告失败。第二师团和第三师团龟缩在台中港口,日军第五师团退出苗栗守住了新竹,近卫师团也退到琉球休整。

  经此这长达两个月的激战,日军三个师团总伤亡加上水土不服的非战斗减员达到一万六千余人,义勇军总伤亡达到一万两千余人。

  暂时守住了台岛确实值得高兴,可日军肆虐台南对于台岛的创伤还需要时间来治愈。经过台岛一群头头脑脑的粗略“统计”,被害民众3W七千人或者更多,若是从日军登陆台岛算起,死亡人数少说也有十万,损失的财务房屋粮食价值两千万两白银。

  “清廷羸弱,百姓何辜?恨啊~”坐在大肚山峰顶,韦珣朝着金门方向默默无语。

  如今深陷台岛战争泥沼,发展二字是暂时不用想的。当初若是安稳在岘港继续练兵,待到雄兵十万,席卷两广北伐不是难事。

  可韦珣深知,手下没有合格的民政官员,纵然可以轻易夺下南方也无非是另外一种民国罢了,手下的士兵没有经过强敌的淬炼,外御欺悔只怕伤亡更大。

  更重要的是这个年代的中华是健忘的,君不见十年后成千上万的青年留洋日本,只是十年久忘记了甲午的耻辱和惨痛,被披着伪善外夷的日人几句中日亲善而对其抱有好感。

  所以,韦珣毅然决定率军援台,不只是为了名望和保卫台岛;亦是告诉全国民众,我华夏还是有大好热血男儿的,告诉全国依然还有人不屈于刀兵。

  长此以往,华夏民族心中潜藏的傲骨才会一点点绽露,不再是八国联军打进首都之后佝偻着腰杆。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五千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炮火轰鸣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情不自禁的,韦珣唱起了《精忠报国》。简洁而大气磅礴的歌词中却透着悲凉与不甘,略改了两节映照当下的时局。

  韦珣第一次这样全身心投入唱一首歌,歌手从山顶传到周边阵地,一个个疲惫的士兵将目光投向韦珣所在的方向。

  一曲终了,韦珣环视狼藉的阵地,不由辛酸,他举起铁皮喇叭哽咽的说道:“弟兄们!苦战月余。我知晓弟兄们的辛苦,可吾辈乃堂堂男儿,吾辈即已从军,保家卫国乃职责所在。吾辈渡海援台,乃是光耀门楣的大丈夫,即便日后到了黄泉,面对先祖列宗时,吾辈亦可挺直腰板说没给祖宗丢脸!”

  “数日前,我军新兵只不到三万人便在北边将清廷的两广军兵打得落花流水。可吾辈切记,满清无道,甲午战败丧师辱国,割地赔款;如今吾辈四万人及台岛三百万军民誓死力争,于日寇的枪炮之下保住了台中、台南。”

  “满清呢?他们畏惧日寇之兵锋,调兵四万来帮日寇对付吾辈!实非人哉!我堂堂华夏上下五千年之衣冠传承,为何如今却四处割地年年战败?为何满清及其八旗鹰犬却视我等祖先开辟的国土如草芥?盖因满清二百多年前借着天灾人祸侥幸入主中原,夺我华夏,奴役我等炎黄儿女。”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