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1章 机械心脏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是各国领事专门汇总一份清单,然后对科研成果的目前购买花费和未来的市场做出预估,再上交给韦珣。

  韦珣则复杂在这些发明和研发中发现有价值的技术,不论是现在有用的还是未来有用的,都是华夏花钱购买的。

  好在只是购买专利的使用权和技术,花费并不算多,尤其是很多科研成果还没有市场化,不购买其独家专利价格并不高。

  当然,在这其中自然有不为人知的阴暗面,比如不能购买的,难免会使用一些胁迫、恐吓、绑架之类的手段。而某些韦珣标注的更是可能人为消失。

  不过这样的手段用的次数不多,大多数也有貌似合情合理的“意外事故”。执行这些计划的幕后人员也都是通过中间人找当地的黑党社会组织来执行。

  等到时间到了1907年九月,各国的民间发动机研发技术超过六成被放在了延庆的“国家中秧机械研发局”的桌面上,之后被动力研发部的几个部门共享研究。

  这个“国家中秧机械研发局”主要的研究人员都是从德国留学归来的研究生,他们是第一批和第二批到达德国留学并且获得了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的人才。

  对于这样的人才回国,一般都是两类安排。先填写归国之后的志愿,是进入大学作为科目导师还是进入研发部门搞科研。

  不过对于其中成绩优异的成员,如果放到大学之中任教显然是屈才了,各种科研部门就会邀请他们加入其中甚至由军备部邀请他们组建专项研发的团队。

  仅仅1907年到1908年2月年关前,华夏在发动机方面就完全追赶上了欧美的工业强国。

  并不是华夏的人才充足,研发团队的实力强劲,而是在这个年代没有什么技术封锁,获得了技术之后更不用规避/绕开该技术。

  就跟抄作业一样,一些国家擅长选择题,一些国家擅长大题,有的国家擅长选择题。而华夏这个学生把这些答案都找到了,只需要按照技术进行一定的改进,综合各方面的优点,抄出来的分数自然不会比班里的几个优等生差。

  按照“国家中秧机械研发局”的预计,华夏有望在1908年年底完成在小型发动机方面的性能赶超(欧美)。

  至于中型和大型动力系统,华夏想要赶上优等生,还需要等到德国大哥那边出现新成果,成绩得到提升才能追赶。

  为了表示对机械动力的重视,韦珣不仅每个两个月要视察一下研发进度,还对几个对研发做出卓越贡献的一批人颁布了爵位大肆宣传。

  华夏是个很神奇的国度,凡是要是上级高度重视,那么进度就会极快,凡是上级没有表示重视,那就是按照常规程度打个六七折的速度。

  说白了还是官本位制度的影响依旧根深蒂固,哪怕是现在国家更改了对爵位的获得限制,依旧阻止不了对官本位的热衷。

  哪怕是沉迷科研的技术型人才,依旧期盼着能担任项目主管,能研发自己心中设想的东西。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