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1章指点_鉴宝宗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搞文物收藏。呐,这只鼻烟壶就是他收藏的第一件藏品耶。”

  “第一次入手收藏吗?”

  唐顺讶异了下,随即失笑道:“那他运气不错嘛。”

  “运气不错?”

  韩乐欣喜起来:“学长的意思,这只鼻烟壶是真的咯?”

  看到韩乐的欢喜,旁边的穆清瑶也是露出了清甜的笑容。

  显然,闺蜜的欢喜,也很让她感到高兴。

  “学长,快,跟我说说,您是怎样鉴定的?话说,您之前说的,珐琅彩的底釉是纯白釉,可是这只不是耶。”韩乐抓着唐顺的胳膊,急声询问起来。

  唐顺洒然一笑,也没含糊,拿起鼻烟壶,一边示意,一边讲述:“这只鼻烟壶,是真品无疑。”

  “这只鼻烟壶的釉彩上色、造型、瓷胎等,都很符合珐琅彩瓷的特征。且看其包浆,深沉厚重,圆润剔透,更是表明了这是件老物件。”

  “那底釉怎么解释呢?”韩乐好奇追问。

  “底釉这个……很好解释啊!”

  唐顺笑了笑,解释道:“因为,这只鼻烟壶是康熙晚期所制。那个时候,珐琅彩瓷刚刚兴起,工艺并不成熟。”

  “那时候的珐琅彩瓷,显得很粗糙,最明显的表现,便是彩料上得很厚。究其原因,主要是彩料上在涩胎上面,经过火烧以后多有气泡,光泽不好。”

  “因此,施纯白釉的话,便会破绽百出,不太美观。这种状况,持续到雍正时期,工艺进步,瓷胎造得精细,在上面填彩薄了,便解决了之前的问题,才逐渐多用纯白釉。”

  “以纯白釉烧制出来的色泽,光亮莹润,外观比起康熙时期的更加优美,观赏性更高。”

  听着唐顺的解释,韩乐和穆清瑶对视一眼,随即茫然询问:“还有这点的吗?学长之前可没说呢!”

  “这个……”

  唐顺无奈一笑:“这些都是细节,如果都讲述的话,短短的一节课,可讲不完的。并且,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还是极少的,多数都是金属胎珐琅器。”

  “真正的珐琅彩瓷,主要还是以雍乾两朝最多。这两个朝代的鉴定特征,都适用之前课堂讲述的那些。”

  “康熙时期因为工艺并不成熟,刚刚兴起,时间不长,所以成品不多,传世的就更少。一般而言,市场是很难遇到的。”

  “所以,之前的课程,我便没有过多讲解。当然,如果你们现在有兴趣听呢,我倒是不介意再啰嗦一下。”

  韩乐和穆清瑶听得似懂非懂,回味了好久,才恍悟过来。

  穆清瑶犹疑了下,看向唐顺,道:“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跟雍乾时期的有什么区别呢?哥,你都讲讲吧!”

  “好!”

  唐顺见状,欣然一笑。

  重又拿起鼻烟壶,一边示意,一边不厌其烦的讲述起来:“康熙时期的珐琅彩和雍乾时期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康熙时,作画和上彩都在涩胎上进行,作好画的轮廓线以后,或是先填图画彩,后喷地釉。”

  “或者先作地釉,把花纹的轮廓线留下来,然后填彩。这样康熙时的彩色,直接施在胎上,花纹的彩色和地釉是相接而不是相重。”

  “由于这样的工艺,康熙珐琅彩瓷器的花纹,总是力求对称,画面受到限制,很拘谨,不活泼。”

  “而雍正、乾隆时期,采用我国瓷器的传统工艺,色彩画在釉面上,不受限制,图案就显得生动活泼了许多。”

  “呐,你们看看这只鼻烟壶的绘画纹饰,是不是和我说的一样?”

  唐顺一边讲解,一边示意穆清瑶和韩乐观看。

  【作者题外话】:四更~银票继续投来吧~数据好,看着高兴,才有加油更新的动力嘛~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