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8 迎接第二篇大满贯的文章(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影响因子是个平均值,有些被引用次数特别高的文章,会拉动整体影响因子的上升,就和“我和首富人均资产过亿”一样。

  如果文章的被引用次数能够破千,那通常是引领一个细分领域的开山之作,在各个期刊上都不为多见。

  要是一个学术工作者发表过一篇这样的文章,基本可以吹好几年了。

  因为达成这项成就的难度甚至比发CNS主刊难,而且一般也要很长的时间去发酵。

  就比如《自然》主刊,H因子大约360,也意味着《自然》建刊以来,被引用次数超过360的文章数量超过360。

  那么《自然》建刊以来文章被引用次数破千的数量,肯定是在360以下的,而《自然》一年收录文章数大约2644篇。

  哪个难度更大,一目了然。

  许秋觉得他这篇ITIC体系的AM文章,按照现在的热度,引用次数破百肯定毋庸置疑。

  甚至还有那么一丢丢的概率,可以达到千次引用的级别。

  至于到底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就要看同行们给不给力了。

  这有点类似于种花家的“酱香型科技”,股市、基金、游资、机构抱团买入一只股票,这只股票的股价就会节节升高。

  学术圈里也是一样,众人互相抬轿子,把一个领域的热度炒了上去,大佬可以多发好文章,而其他跟风的人也可以顺带弄几篇普通的一二区文章。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你好我好大家好,没有副作用,不像股市里最终会割韭菜。

  如果说破千的文章是一个细分领域的开山之作,那么被引用次数能够破万,基本都是一个大领域的开山之作,并且通常都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

  比如,差不多二十年前,1995年,FWudl和AJHeeger等人开创了有机光伏领域,工作被发表在《科学》上,那篇论文目前被引用次数为7000+。

  这种级别的工作,被引用次数都没有破万,文章引用次数破万的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还有文章的被引用次数破10万的,不过目前仅有三篇,还都是生物相关的领域。

  根据相关统计机构的统计结果,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文献中被引用最多的工作大多是一些重要的生物实验室技术。

  其中,蛋白质定量、DNA测序、PAGE、Westernblot等方法类研究名列前10位,它们由于提出了开创性的基础研究方法,成为某学科领域的研究标准的参考,导致了大量的引文。

  与许多其他领域相比,生物学家往往更多地引用对方的研究成果,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生物实验室技术被引用。

  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著作是1951年的一篇论文——“Proteinmeasurementwiththefolinphenolreagent(福林酚试剂测定蛋白质)”,它描述了一种测定溶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现在已经有超过30万次引用。

  另外,要进入论文被引用次数的前100名,至少需要12000+次引用。

  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引用次数破万的文章数量也不过一两百篇。

  当然,单看被引用次数去评判一个工作的好坏,肯定是不够客观的。

  一方面,较早的论文有更多的时间积累引文;

  另一方面,一些世界著名的论文,因为它们是真正的基础性发现,很快就成为了教科书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们熟悉的、不需要引用的术语。

  就比如,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DNA双螺旋的测定和高温超导体的发现。

  因此,现代文献计量学家在衡量一篇论文的价值时,不喜欢简单地统计引文这样传统的方法。

  相反,他们更喜欢比较年代相近、领域可比的论文的引文数量。

  这也是现在多用高被引、热点文章两项指标,来评判一个工作好坏的原因。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