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甚合我意!”_大金国驸马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番渊源,不知能否助我一臂之力。若果真能说得方天和一党来降,不仅使在下不至于在太后跟前失信,于赵将军,不也算得是一件投名状,见面礼么?”

  赵得胜听了他的话,也觉得是个不错的主意,只是方天和等人在天开寺里火刑童贯未成,被大辽和大宋的兵将一阵劫杀,死伤惨重,余下的残匪仓皇奔逃,受惊之余,谁能料得到他们跑到哪里去?于是便对张梦阳答道:

  “张都统,他们那些江湖人物,不比我们这些有正经出身的朝廷命官,行有所止,且又都身在明处。他们行踪漂浮不定,很难说有固定的山头和居所,临时有事,往往千里传书以相号召,要找寻他们,实在是不知该从何处入手。

  况且在天开寺里遭受了重创,那些乌合之众已成了惊弓之鸟,谁能料得到他们此刻远飏到了什么地方。

  不过据我所知,在河北曲阳的龙泉镇,有一个姓吴的大户人家,新近刚入了红香会,我得到消息之后,本欲报请童太师知会地方官府,予以暗中监视。只是与大辽突起战事,便把此时临时搁置了下来。

  眼下想来,方天和欲要加害童太师,兴师动众地想要谋成此事,发动的人力实堪比拟一支朝廷的偏师。那龙泉镇虽在大宋界内,其实与大辽相距不算甚远。

  据我猜想,那龙泉镇上姓吴的大户,就算不是方天和此番谋划的巢穴,也必与此番谋划有重大的牵连。若要找到方天和一党,跟他们牵连得上,倒是可以去这龙泉镇上试一试水。”

  张梦阳听他一说见有踪迹可循,仿佛在满天黑云里见到了一线阳光,一时间极受鼓舞。

  “太好了赵将军,我怕的不是路途遥远,我怕的是寻不到蛛丝马迹抓到他们。你可知道去这龙泉镇的道路怎么个走法?咱们天明就动身如何,去找那个姓吴的大户探探究竟?”

  赵得胜接口道:“张都统,这龙泉镇说是距离大辽不是太远,那只是相对汴梁、郑州等地而言,其实距离我们所在着六聘山,至少也得有上二三百里的路程。依在下看来,不如我们暂且先到燕京面见太后,将红香会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奏报给太后,如何招降他们,或许还要从长计议。

  我的意思是,我们若是就这样只身前去,空口言诏安,何以取信于他们?莫如我们先去燕京,向萧娘娘讨一道诏安的圣旨,再取几套相应品级的官服及御酒等物。然后到了龙泉镇上,见到了那帮贼寇,将大辽诏安的意思一说,既见得咱大辽朝廷对他们的看重,也显见得咱大辽朝廷的体面。”

  其实,赵得胜如此说,非是全然出于诏安方天和等人的考虑,主要还是觉得,若是就此随着张梦阳跑一趟龙泉镇,多费一些腿脚倒是不妨,可身边带着晴儿,若不先把她安顿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