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章,泾水泛舟_陇右小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氏四位大儒再加上十几个弟子自然不是为了南山书院的这些纨绔讲学而来,这其中大部分人除了陪同老师这个目的之外,更多的还是希望趁着这个机会能打响各自的名号。

  所以这段时间基本都是三爷爷带着这些弘农杨氏的弟子们在长安各个大儒的府邸,之中挑战大儒或世家之中对儒学的理解,说到底也不过是为了南山书院造势罢了,顺带着帮这些杨氏弟子找一个入仕的机会而已。

  如此互惠互利的事情,自然不可能只有弘农杨氏专美于前,后面还有四川儒学大师正在赶来的路上,只不过弘农杨氏到底是儿女亲家,要比其他人沾一点便宜罢了。

  三爷爷此举一是为了展现李氏儒学世家的底蕴,其二自然就是为了南山书院招纳人才,关中之地到底是大唐最心腹的精华地带,如何能没有一个大型书院?

  这书院若百年后依旧可为李氏掌控,那么只要不是外族入侵,那便不会有那个君主会杀光读书人的,到底读书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建立一个国家的第一件事肯定是吸纳读书人治理天下,不然全靠武将治理天下?

  李冰近几天在三爷爷的安排之下,就一直拜在杨氏大儒杨子安的座前学习儒学,就几乎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了,平日里一边带着老先生游山玩水,一边向老先生求教。

  到底是看透了人事的老孺,曾经前隋的银光青禄大夫,对于官场上的事情看得极为透彻,杨老先生先是否定了三爷爷制定的暂时避之的策略。

  官场就是个你推我进的地方,第一次李冰选择了退让,所以第二次就算是成了传国候依旧只能避让,杜如晦的承诺并不值得依靠,说到底官场能依靠的到底是那些通家之好。

  李氏如今的通家之好只有卢国公程知节一家,这不符合勋贵的身份,尤其在老先生的嘴里老程一家个顶个都是棒槌,若不是军功赫赫,早就死在御史言官的笔刀之下了。

  杨老先生教导李冰应该抓住这一次群儒舌战的机会,站出来替李氏发声,无论结局如何都相当于成为了儒家弟子,再利用自己传国候的身份,三五年成为兵部副二并非是什么太难的事。

  乃至日后成为宰相也并非不可能,但这还要看李冰准备走仕途,还是只想做一个统兵大将。

  不过几日的交谈,李冰感觉老先生就像是把大唐官场赤裸裸的展现在了自己的面前,原本在李冰眼中高深莫测的大唐官场,变得清晰而又简单。

  但李冰实在是志不在此,杨老先生也看出了李冰的想法,知道自己怎么说也不能改变李冰的想法之后,就放弃了给李冰讲述官场之内的人心罔替,两人之间只剩下了游山玩水。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