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三十七章 奇葩的帝国目标_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么照样能活的的很滋润(按照十九世纪的水准)。

  因此大楚帝国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直接瞄着生活水平去的,而不是追求单纯的货币数字……

  毕竟赚多少钱不重要,能吃得饱,吃得好,吃的便宜(相对收入)才是关键!

  所以最近这些年,大楚帝国里的很多地方官府彰显自家民生政绩的时候,基本采用的是当地居民的粮食消费占比数据,而不是地方GDP有多高……

  不然的话一个国家的GDP超级高,但是民众连饭都吃不起,这有什么意义?自欺欺人罢了。

  这也是粮食生产计划成为大楚帝国最近两年最为核心的经济政策的缘故,而不是其他的工业发展政策。

  什么钢铁机械造船这些,虽然也重要,但是在吃饭问题上那都是附带的……

  甚至会用更极端的话来说,大楚帝国发展一系列的工业,包括国防工业,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让民众吃饱饭,吃便宜饭!

  这里头的主从关系是必须搞清楚的,不然的话搞反了会非常麻烦,甚至会导致帝国覆灭的。

  苏联就是超级典型的例子……他们的高层显然没能搞清楚一系列的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是用来干嘛的,发展工业是为了让民众生活的更好。

  只是不仅仅是苏联,哪怕二十一世纪里,很多国家也没能搞清楚这么一套逻辑。

  但是那些掌权者甭管好坏,基本也都是精英,傻子是上不了位的!

  因此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这么简单的道理,之所以还这么做,那么答案就一个:我自己享受荣华富贵就行,至于民众死活关我屁事……

  后世很多国家都这样,不足为奇。

  而在大楚帝国里,其实很多权贵阶层也不太关心民众死活的……但是这些人往往也无法真正的进入高位。

  大楚帝国里的绝对高层,是参务院,而能够一路进入参务院里的高级官员,尤其是文官,基本都是一路干掉了无数竞争对手,在诸多方面都让人挑不出错误的政治家。

  其中不少人不仅仅有能力,有不少还是有理想的。

  什么理想?

  首先这个理想并不是什么世界大同,让民众活的更好之类的假大空的话,大楚帝国里的很多高级官员,甭管文武,大多都有着一个传统文人的想法:名留青史!

  说实话,做官做到参务大臣这个程度,实际上他们已经进无可进了,而且大楚帝国的参务大臣轮换体系是比较稳定的,很少出现刚进入就被干掉,又或者是多年后还能霸占位置的情况。

  过去四十年里,罗志学对参务大臣任免已经形成了一套惯例,任期普遍在五年,五年内不出现什么重大情况基本不会免职,同时五年后甭管好坏都得滚蛋……

  也就是说,到了承顺四十年的今天,大楚帝国的绝对高层体系里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