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八章 时代的尘埃_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如此高昂,但是生产出来的却是最低端的粗布,这样下去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投入?”

  “还有,水动力机械生产出来的粗布质量这么差,真的能够卖出去吗?”

  ——

  苏秦纺织公司,因为最近几年的纺织业爆发以及竞争,为了扭转局势,继续扩大市场,坐稳国内第一大纺织公司的交椅,把目光瞄向了水动力上。

  而国内的第二大纺织公司,昔日帝国最强悍的纺织公司,也就是汉天纺织公司也不例外,同样是筹备着上马水动力纺织工厂的项目

  就和苏秦纺织公司总结的一样,如今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够活下去,迫使他们不断的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扩大产量。

  这样才能够竞争过几乎海量的各种乱七八糟的纺织工厂。

  没错,现在苏秦纺织公司也好,汉天纺织公司也好,他们的最大竞争对手已经不是彼此了,而是国内各地海量的各种纺织公司。

  早些年的时候,国内可没几家采用了新式纺纱机、织布机,并采用大规模生产的纺织工厂,因此那个时候,汉天纺织公司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苏秦纺织公司。

  当然了,这也只是相对的,实际上那个时候他们争的是国内第一的宝座,以及江南地区城镇市场的竞争。

  两大纺织公司一边竞争一边发展壮大,而这个过程里,大量没能及时拥抱新式纺织机械,还停留在早期作坊式生产的大量纺织作坊日子过的极为艰难。

  典型的老大和老二打架,后面的老三一直到老一百被干死了……

  当然了,后面的这些纺织作坊们也没有等死,经过了早期一两年的衰败后,他们陆续开始迅速转型,采购了大量的新式织布机以及纺纱机,义无反顾的加入了新式纺织业的大军里。

  一开始只是湖广,江南等小部分地区,然后迅速波及到了全国范围。

  各种采用新式纺织机的中、小纺织工厂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在汉天纺织公司和苏秦纺织公司还没有来得及侵吞大部分城镇市场的时候,这些遍布全国各地的中小纺织公司,就利用了他们的本地优势迅速抢占了市场。

  短短几年内,大楚帝国里的纺织产业,就从早期的家庭作坊、小规模的作坊,原始纺织机一夜之间转变为采用新式纺织机,集中生产的纺织工厂模式。

  根据工业部商业司的统计,截止到承顺八年一月份为止,大楚帝国拥有大小三千多家从事纺织行业的工厂。

  这些工厂大多都是几十个人规模甚至十几个人,说是工厂,但实际上还是家庭作坊,只不过是按照公司法进行了注册登记而已。

  而上百人的中型工厂并不算多,至于上千人的大型工厂那更是凤毛麟角了。

  然而,就是这些只有十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的小作坊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