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限制法令_炉石之末日降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先留下来的人脉,加上觉醒的公关交际技能,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

  项宁轩带着太初集团流动商务中心走马观花经过吉曼时,就招牌熟悉当地情况的华夏人,许怡蕊就被录取了。而且,凭借资历和人脉,迅速成为吉曼分部的一名经理。

  当别人还在卖力推销,为了一件两件战甲的订单东奔西跑时,许怡蕊根本看不上这样的小生意。她发挥自己的能力,周旋于吉曼大人物之间,终于获得了一份大订单。

  照理说,这样大的量应该按批发价来,但是客户还是愿意按零售价付款,唯一的要求就是帮忙建立一套维护保养体系。这个要求也很合理,毕竟这么多装备,靠太初集团的办事处是处理不了售后的。

  另外,双方还可以合资生产非关键性零配件,满足整个欧罗巴市场,而不用万里迢迢从国内运。

  如果这次合作成功,吉曼军方将与太初集团长期合作,后续有源源不绝的订单。

  然而,这样一份大订单加合作方案,在陈清那边直接被毙掉。笑话!太初集团到欧罗巴来,又不是帮助他们提升军事技术的?

  跟希伯来全面合作,是因为希伯来体量小,一旦对接工业体系,将来根本摆脱不了经济控制。

  而哪怕一个吉曼,体量就是希伯来的十余倍。建立后勤体系?合资建厂?别搞笑了!单兵战甲的技术全被破解,还顺带帮他们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到时候,吉曼完全可以甩开太初集团单干。

  因此,项宁轩离开前就叮嘱陈清,投资建厂绝不设在发达国家,要建就建在跟华夏又传统友谊的几个穷国。

  武器装备也不会大批量卖给军方,而是专门卖给游离于军方之外的自由高手。

  欧罗巴与华夏的政体不同。共和国政府在末日后实行了强力的管控措施,管天管地管空气,包吃包住包打仗,所有顶尖高手几乎都在掌控中。

  而欧罗巴这边不同,濒临破产的政府财政养不起太多的军队。

  一大批性格各异,追求自由的英雄职业者也不愿意加入军队。偏偏就是这些个性突出、热爱冒险的人,最容易成为顶尖高手。在史诗英雄这个级别,差不多有一半高手游离与军方控制之外。

  太初集团万里迢迢跑到欧罗巴去卖铠甲,真实的目标其实就是为了这些游离高手。

  铠甲采用首付30%加分期付款的方式就能购买,余下的款项可以分三到五年慢慢偿还。

  这段时间,太初集团下辖的腾龙安保会找他们做任务,收集物资来抵扣贷款。等互相熟悉了,就会把他们派到东方去执行任务。

  到时候,这些英雄的收入支出大部分通过太初集团,经济上很难摆脱。再见识过共和国繁荣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后,自然很容易融入体系。

  就算有人不愿意留在华夏也没关系,他们自然会把自己所见所闻带回家乡,改变人们对华夏的固有印象。然后,太初集团就可以对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下手了。

  为此,太初集团的欧罗巴分部根本没想过赚钱。所有武器装备只零售,不批发。

  许怡蕊这种大单一看就是军方手笔,陈清自然以运输不便为由拒绝。

  许怡蕊跟陈清吵了一架,愤然辞职。

  随后不久,吉曼高层就传出对太初集团不利的言论。有的说太初集团是用小恩小惠收买一批人,然后把他们拉到战场上当炮灰;有的更离谱,说是会被送去那个恐怖的国家切片研究。

  许怡蕊更是频频拜会吉曼立法议会的多名议员。

  此时,陈清正好接到总部召他回的命令,他打算以雇佣为名,带着这段时间结交的高阶佣兵一起返回。

  但就在陈清带人出发之前,吉曼议会火速通过了一道限制法令:高阶英雄如需出境作战,需事先向联邦政府递交申请,批准后方可成行。

  要说起来,吉曼的自由英雄若是铁了心不遵守这条法令,政府也没什么办法。但他们毕竟安家于此,跟陈清认识不久,没什么交情,自然不会为此跟政府作对。

  何况流言影响,很多人对于万里迢迢去一国作战也心存疑虑,正好以政府法力为由毁约。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