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章 大烟泡,冬围开始_赶山198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的目标是西边的老帽沟。

  一众炮手们带着猎狗,向着老帽沟进发,这几只猎狗都是狩猎队员王福根家的,他的狗在村里也是有名的狗帮,都是清一色的“东北笨狗”,张鹏家的大黄其实就是东北笨狗和鄂伦春猎犬的串。

  东北笨狗,又称HLJ猎犬,俗称大笨狗(大笨狗是相对于野狼、野鸡、山鸡而说的,并非是它真的“笨”,大笨狗属于中华田园犬的一种,因所在地域不同,在体型上略有差异。),广泛分布于HLJ流域和大小兴安岭林区。东北笨狗最明显的特征是牙齿与狼的相似,体型较大,体毛较厚,毛色以黄色为主(纯黄色的是五行中“土”性至强的一种狗,常被用来镇风水),搭配黑色,也有其它颜色的。

  东北笨狗的体质健壮,爆发力强,服从性很好,机智灵敏,善于在山林中奔跑,有着超强的追踪与狩猎能力,是一种十分优秀的狩猎犬。因它长期生活在大山中的缘故,使它仍具有原始野性和攻击能力。虽然东北猎犬属于中型犬,但遇到山中的大型猛兽,它们也不会有任何的畏惧,因东北笨狗善于团队围剿大型猎物,尤其是一些体型比较大的猎物。

  狩猎队有了他的狗帮,对寻踪和围猎也有了保障,当然分配猎物时,王福根也是要占大头的,他的狗帮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已经配合非常的默契,这也是为什么张鹏没有把大黄带过来的原因。

  前往老帽沟是二十多里的冰雪山路,他们蹚着“蹲裤裆雪”艰难地跋涉了小半天,在快要天黑时,终于赶到了山脚下。

  狩猎队们生火、烤干粮、喝点水略作歇息后,重又忙碌开了。

  在不远的山沟里,赵老蔫选中了一条靠山根又宽又高的大雪岭子,下令说道:“就在这吧!”。说完,他走到雪岭底下,甩下皮袄用小铁锹挖起雪来,招呼张鹏和赵春明在他背后清雪。几个狩猎队员也是两人搭一伙,间隔着四五米,一起动手在雪岭下忙起来。

  东北人各个都是“掏雪洞”的高手。先挖出半米多高、半米多宽的洞门,挖进去之后向左右、上下扩大。令人惊奇的是这雪岭子的雪非常结实,挖下去就是一大整块,很快就清理出一米多高的空间,人可以坐着直立起来。头顶上的雪很硬,不必担心塌下来。

  赵老蔫一边扩大雪洞空间一边告诉张鹏和赵春明,这打雪窝子,是进山打猎物的前辈炮手传下来的,也是炮手在冬季野外生存的一项基本技能,今天就交给他们,以后上山用得着。

  进山打猎,必须寻着野兽的脚印满山转,常常是十天半月出不了山,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炮手们晚上如何休息就成了大问题,况且打到的野牲口也得有地场存放。山林里树木多,搭个临时窝棚不缺材料,但一时半晌搭不起来,费工夫不说也不暖和,又挡不住黑瞎子、老虎、狼等大兽攻击,要找个能避风寒又防野兽的地场可就难了。

  不过采用打雪窝子这个方法,就能够让这些难题都迎刃而解。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