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章 信则有,不信则无_赶山198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章信则有,不信则无

  第二天一早,张鹏吃过早饭之后,就见到赵春明开门走了进来,见到王秀芬和俩妹妹笑着打声招呼,又从兜里掏出两个糖球就递给了张晓霞和张晓兰,哄得俩个妹妹笑呵呵的。

  张鹏穿好衣服和赵春明就要出去,临走时对王秀芬说今天要去河边遛鱼,王秀芬嘱咐小心点,然后赵春明出门拿起放在门边的窝子和挂网就走出了院门。

  很快俩人就走到老河口,这个地方水面比较宽,水流也不急,很容易出鱼。

  接下来就只能看赵春明表演了,张鹏对捕鱼摸虾的确实不太熟悉,平时也就是偶尔去下个地笼啥的,专业人做专业事,那就当甩手掌柜的,全都交给赵春明。

  对于怎样捕鱼,那赵春明真可算是手拿把掐的,只见他先是在岸边芦苇荡子走了一圈,然后见到一处觉得水流不错,先是往窝子里面放上诱饵,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提前挖好的蚯蚓,捣碎和吃剩下的米一起混合,放置几天,等味道发酵出来之后,团成团就放在里面,这是土办法,不过效果却很好。

  而地笼在东北叫窝子或卧子,而下地笼也就叫下窝子,一般是用冷布(尼龙布)做的,有单个的圆笼子,也有条形的长笼子,上面留着外宽内窄的开口,里面放上小鱼爱吃的饵儿,比如腥臭味浓烈的猪下水、小碎肉块儿等,引诱鱼儿入笼,这种捕鱼方法优点就是见效快,缺点就是只能在岸边下,他需要水流不是很急,有固定点位能够拴住窝子,防止它被水流冲走。

  随后赵春明就把裤子脱掉,拎着窝子下到芦苇荡里把窝子顺着水流放在水中,一端的绳子拴在芦苇上,然后随手折断几把芦苇做个记号,就上了岸。

  岸上张鹏这时也脱了裤子,然后带着挂子与赵春明汇合在一起,深秋的水还是很凉的,但赵春明早就习惯了水的温度。

  挂网也叫拦网,俗称“挂子”,网片至少有十米以上,上有浮漂下有铅坠子,类似长长的篱笆。用透明的尼龙丝织成的挂网十分轻柔,一般放到舒流平缓的河道或平静的水体里,每隔一天去收一次网,其实最好是晚上下挂早上过来取,这样不耽误第二天的劳作。

  张鹏拉着挂子的一头,站在芦苇塘子边上,赵春明拿着另一头拴上重物就游到了河道中央,把石头扔到水中,然后看浮在水上的浮漂是不是横栏在河上,随后一个猛子就扎了十多米,然后回到岸边与张鹏汇合。

  张鹏见到赵春明的操作也是佩服,水性是真的好,伸手给了个大拇指道:“春明,你这是真的有一手啊”

  赵春明闻言挠了挠头,然后憨笑道:“二哥,就是时间长了,慢慢熟练了,你之前也不愿意来河边啊”

  “咳咳,你还不知道,我那不是有原因嘛”张鹏尴尬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