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卷(144)_论渣男改造的一千种姿势(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孙琢玉道:余氏被人发现的地方,在人烟稀少的红泥道上,整个江州县只有那一片地方有红土。她如果是死后被人抛尸,鞋底必然不会沾上红泥,显然她是行至红泥道时遇害的。

  钱氏犹豫道:可可红泥道人烟稀少,靠近半山腰,并不是通往我家的路

  这个公孙琢玉就不知道了,他又不是神:她离开刘府已是半夜,要么天黑慌不择路,要么是被歹人胁迫。

  他说完掀起衣袍下摆,半跪在地上,抬起余氏的下巴,将她脖颈上的伤痕露出来给众人看:她是被人活活勒死的,伤口很细,不像粗糙的麻绳,而是弓弦等细长柔韧的东西。并且杀她的那个人很强壮。

  余氏显然被玷污的不轻,脸颊红痕颇多,像是被人大力亲吻,胡子剐蹭留下的痕迹。

  公孙琢玉说至此处,仿佛已经知晓了什么答案。从地上缓缓起身,摘了手套扔给师爷万重山:什么人会用弓弦,什么人又住在荒无人烟的山上

  答案其实已经呼之欲出。

  公孙琢玉双手抱肩,走上高堂,没骨头似的靠坐在太师椅上,若有所思,将推测出来的凶手的特征一一念出:身上有三道女子留下的指甲抓痕,胡须浓密,家中有弓,身体强壮,住在山上,没有妻子,孤身一人大概是附近的猎户。

  他语罢拍了拍惊堂木,惊醒陷入呆愣的众人,抬手召来捕头:照本官刚才所说的话,速去红泥道周边搜查,一应可疑人物悉数带回。

  捕头站在堂下,闻言回过神来,立刻领命离去。同时心中暗自纳闷,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除了刚上任的那几天,他还是第一次看见公孙琢玉这么勤快审案。

  围观百姓都在等待着结果,想看看他们这位县太爷到底能查出个什么名堂来,同时禁不住议论纷纷。公孙琢玉列出的那几条凶犯特征看似毫无道理,细想却又不是无的放矢,让人难以反驳。

  余氏的尸体就静静躺在堂中央,再灼热的太阳也没办法温暖几分,她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腐烂发臭。人命就是这么脆弱。

  公孙琢玉靠在椅子上,有些困。他不喜欢审案,因为这种事没办法给他带来任何好处,只会徒然浪费精力。刘家尚且还能孝敬一二,钱氏却是种地的平头老百姓,能送上一袋子苞谷都算不错了。

  他还是很想当名臣,不论名声好坏的那种。要载入史册,证明自己曾经来这个朝代走过一遭。

  公孙琢玉闭目养神,静静思考着以后的路。该给上司孝敬的还是得孝敬,不然怎么升官。该捞钱的还是得捞钱,家里十几张嘴等着养活呢,还有那么多门客。只是有一点,这辈子打死都不能投靠到蔡竭门下了。

  那就是一个倒霉蛋。

  公孙琢玉依旧不觉得自己上辈子的行为有什么毛病。满朝文武贪官多了去了,他被揪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