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七九章 不识好歹_大唐咸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派出去负责收购的管事都是受过耳提面命的,每当有人表示感谢的时候,他们一定都会讲此事归功于当今陛下,说是他那边拿出来的仁政,各位大臣只是为君分忧罢了,做足了姿态。

  “恩出于上”自古就是铁律,这样的好名声自然也只有李世民可以享受,参与的各位顺带着在民间赚个好人缘,就算是不错了。

  虽然他们这么说了,那些来卖蝗虫的也不可能不念他们一点好吗,这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局面。

  借着这次的机会,李世民可是实实在在的收获了大把的声望。

  本来民众不敢捉蝗虫,未尝没有忌惮他这个皇帝的意思,毕竟多少有点谐音,李世民又是靠杀戮上台的,刚坐上皇帝宝座就杀的人头滚滚,下面的普通民众难免要忌讳点,谁知道这杀蝗虫,会不会被当做想杀皇帝的意思。

  李世民自个率先垂范,他们就没有这些顾虑了,也算是坚定了信心,对李世民已经心存一份好感了,更何况还有那么多人一起出钱给李世民刷声望呢。

  再加上之前还推广过粮食增产的方法,以及那么多的良种,等等一系列的做法都在为李世民正名,民众已经开始感念李世民的好处了。

  也许是希望自己的声望能够再创新高,当然也少不了真的有一些爱民如子的情怀在里面,等到这次的灾祸过去后,李世民又办了一件足以铭记史册的好事。

  虽然众多大臣们都响应了号召,奔着哪怕赔本赚吆喝的态度在收购蝗虫,还是架不住有些地方受灾太过厉害,或者蝗虫过境顺便给灭了,却又没蝗虫可捉,没赶上好时候啊,还是不得不面临缺粮的窘境,最后不得不走到了卖儿鬻女的地步。

  李世民怜惜这些民众,最近这段时间先后经历了旱灾和蝗灾,于是下令拿出自己的小金库里的金银,而不是大唐府库的公钱,用来赎回那些被卖掉的孩子,交还给了他们的父母,同时大赦天下以示祈福之意。

  不过这些慎独暂时都没时间去关心了,告知了程咬金他们弄来那么多蝗虫,还有蝗虫干到底该咋用之后,慎独就把这事抛到了一边,开始为出战做准备了。

  突厥突利可汗建牙帐在幽州的北边,统治东部地区,奚、霄等数十部,大多叛变突厥投降唐朝,其叔颉利可汗因此而责备突利。

  薛延陀、回纥打败欲谷设后,颉利派遣突利前去讨伐,突利又战败,自己逃回,颉利大怒,将突利囚禁了十多天,并且鞭挞他,突利因此生怨言,背地里要反叛颉利。

  颉利向突利征兵,突利不给,上表李世民请求入朝。

  于是,颉利带兵攻打突利。

  贞观二年四月,突利派使来唐请求援助。

  李世民召集大臣讨论,兵部尚书杜如晦请出兵攻突厥,不过被李世民以“突利是我结拜兄弟,和颉利可汗也有盟约,不能背信弃义”的名义给挡了回去,或许更多的还是为了坐收渔翁之利吧。

  同样是贞观二年四月,契丹酋长带领部众降唐。

  颉利派使来唐请求用梁师都换契丹,李世民当然拒绝了。

  不过这些事算是给了李世民明确的信号,让他知道突厥如今国政混乱,无力庇护梁师都,便下敕招降梁师都。

  结果梁师都不识好歹,偏偏不肯投降。

  李世民便派遣夏州都督长史刘旻、司马刘兰成设法使梁师都投降。

  刘旻等多次派遣小股骑兵践踏梁师都的庄稼,并且派人到梁师都身边施行反间计,使梁师都君臣相猜,许多人降唐。

  梁师都的名将李正宝等策谋擒师都,事泄,正宝等被迫降唐。

  刘旻看到时机已到,向李世民请兵,李世民即遣右卫大将军柴绍、殿中少监薛万均前去攻师都,又派刘旻据守朔方东城进逼梁师都。

  而慎独就奉命跟随薛万均,前去攻打梁师都。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