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七二章 绝望的对比_大唐咸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这么名刀明枪的做起了御用文人?

  不过转念一想,这货好像压根就没有什么士林之中的声望,要不然也不至于偌大的家族之中,竟然一个听过这名字的都没有。

  可见原本就是个彻底的籍籍无名之辈,也就难怪会用这样的方法博眼球,博出位了。

  像这种只看结果不管方法的家伙,以后必须多加防范才行,人家压根就不会顾虑吃相难看不难看的,看重的就不是脸面,只求达到效果而已。

  有本事还不要脸,这样的人往往都是很难对付的。

  另一个引起他们高度警惕的,就是这邸报背后的印刷厂家。

  刚开始像他们这样高贵的人,又怎么可能在意邸报上那一点关于印刷局的小字呢,还是负责自家印书社的人跑来示警,他们才意识到了这背后代表的东西有多么的惊人,甚至有可能会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威胁。

  原因很简单,这邸报印出来的速度太快了!

  李世民开年后大朝会上刚刚讲完的话,仅仅隔了一天就印了出来,那么多不同版式,甚至是不同大小和字体的一份邸报,竟然这么快就做出版子来,实在是很不寻常的事情。

  就算是那印书局提前得到了手稿,像这样的文字材料也绝对不可能提前太久就准备好的,因为其中引用的许多事件和数据,都是过年前后才逐步报送到李世民案头的。

  哪怕就是以最乐观的情况估计,这邸报的底版也只是用了几天时间就做了出来,比他们调集手下精兵强将,一同给那些巨著制作雕版的速度,都要快了一倍不止。

  即便是这时代的文人们著书立说并不是那么看重时效性,也不会要求说我今天给你底稿,你明后天就得给我印出来,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雕版的慢工出细活,知道急也是急不来的。

  很多人都是穷究一生之学问,最后也不过是让后人给他们烧一本,告慰一下他们的在天之灵罢了。

  可要是再结合着邸报上那段小小文字上面的报价,和出书时间上的承诺一起看,那感觉自然就不一样了,于世家中人而言,可谓是大恐怖啊。

  原来要纠结好久,还要担心自己的全部身家都负担不起将自个的著作付诸纸面的费用的那些个文人们;原本想着做学问一直到自己做不动,就想在临死之前看一眼自己的东西转化成实物,以后能够被更多人看到,为自己留下些生前身后名的文人们,如今终于都有望实现自己拼搏一生的目标了。

  因为印书局的价钱,连普通印刷社的三成都不到,而速度却快了足足好几倍,印出来的效果,也绝对不会比那些印刷社的来的差了,甚至是犹有过之的。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赶紧去实现梦想啊。

  这一切都拜这个邸报所赐,因为邸报上是写明了印制的份数的,足以覆盖全国所有的州县啊,印刷的数量肯定要比那些文人们出版自个作品的数量来的多得多了。

  而众所周知的,雕版有个固有的缺点,它使用木板雕刻出来的,所以用的稍微多一些,就会因为洇墨和磨损,使得印出来的东西模糊不清。

  所以但凡印的数量多一些,就必须要重新制版才行,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个文人负担不起这项费用的一大原因。

  而这邸报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起码那上面介绍的是,这么多份竟然全都是用同一套底版印出来的,这就更让那些文人们心动不已了。

  可这还不是最让世家绝望的。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