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1章 策略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走三百多里路,运送粮食的民夫也是要吃饭的,而且来回都得吃,往前线输送一斗粮食,他们在路上起码得吃掉三斗。如果经手的官员再做点手脚,克扣一些,那落到士兵手里的就真没多少了。

  什么是事倍功半?这就是事倍功半。

  龙岩峰认为大明这纯粹就是自讨苦吃,他们完全可以通过海运直接将粮食从南方运到天津、曹妃甸甚至乐亭的滦河口,在码头卸货后再由漕船沿蓟运河、滦河、沙河等河流运往蓟州、冷口、喜峰口,这不比单纯依靠漕运和陆路运输便捷得多,省事得多?永平府漕运也是相当发达的好不好!可两百年来始终没有人想到要这样做,真是令人费解。

  他把心中的疑惑跟张佳胤说了,张佳胤苦笑着,意味深长的说:“老弟,大明官场的水很深,你还年轻,看不透也正常……很多事情,好的并不一定真的好,坏的并不一定真的坏,是好是坏,完全是由得了好处的那一拨人说了算的。那一拨人话语权大,那这事就是好事,话语权小,那就一定是坏事!”

  龙岩峰秒懂。

  张佳胤没兴趣继续跟龙岩峰深入探讨官场的事情,他捋着胡子说:“蓟镇吃饭的问题倒是好解决,只是蓟镇边军战斗力低下,斗志薄弱,着实令人头疼啊!”

  拜大明王朝那专门将军队养成叫花子的奇葩制度所赐,明军的战斗力简直是断崖式下跌。洪武、永乐时代那是遇神杀神,遇佛灭佛,谁敢跟明军正面硬刚那跟找死没啥区别,可土木堡之后就变得不堪一击,视出塞为畏途,而且越往后战斗力就越差。当初戚继光接手蓟镇的时候,简直连死的心都有了:蓟镇连绵数百里的防线遍布豆腐渣工程,一些长城段一场大雨就能淋垮,走马标营,充斥着老弱和病残,所有士兵最关心的只是上哪搞点饭吃,上哪搞点钱补贴家用,哪里有心思打仗?当时的蓟镇弱鸡到什么地步?连董狐狸这种只能拉起几百人马的小角色也能隔三差五翻过长城跑到永平府来大抢特抢了。并不是明军的战斗力真的这么垃圾,实在是朝廷不做人————再怎么优秀的员工,老板连着七八个月不发一分钱的工资,也不想干下去了吧?不同的是,老板不做人的话公司职员随时可以辞职,大不了就不要那点工资了,可明军没法辞职,一人当兵,世世代代都得当兵,也就是说,世世代代都得忍受朝廷的白嫖。

  这样整法,军队还有什么战斗力才叫见鬼了。

  这个时代的军队,战斗力一大半来源于组织度和士气,装备?大家手里拿的家伙都差不多,拉不开多大差距的,组织度和士气直接决定军队的战斗力如何。组织度很考究将领的个人能力,咱们先不说,就说士气吧。士气源于哪里?就源于将士们能不能从胜利中获得利益,能不能靠浴血拼杀去博取一个前程,给这个国家,给这个统帅卖命值不值!

  给一个一年能有七八个月一分钱的军饷都不肯发,必须自己想办法捞点钱才能活命的朝廷卖命,你说值不值?

  请收藏:https://m.bqgp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